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0年肿瘤临床肿瘤学年度进展研讨会(BOC)暨Best of ASCO 2020 China、CSCO2020版指南讲解大会即将召开,届时不但将对2020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的亮点内容进行进行点评,同时也对中国肿瘤学年度进展进行梳理,并对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大约30种疾病的最新指南进行解读。
在本次大会上,首版《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也将于大家见面。
前者是针对中国大陆已经上市批准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包括进口、国产的原研药物)毒性反应发生的原理、各个器官的主要表现以及诊治原则制定的毒性全程管理指南,也是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免疫专委会和药物安全管理专委会结合中国人自己的临床数据,共同编撰的第一部中国版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毒性相关指南。
而本次要推出的《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则侧重于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适应证给予规范性指导,对不同类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人群、应用癌肿是否合规?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相继上市,临床可及药物日益增多。
另外,免疫治疗作为新兴治疗方式,临床仍存在药物可及性低以及医生缺乏使用经验等问题,导致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的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对免疫治疗药物理解不足,对药物的特性把握不充分;
近期,CSCO免疫治疗专委会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进行的中国临床实践白皮书也发现,参与过PD-1/PD-L1临床研究的医生不足1/3;
鉴于以上原因,CSCS免疫治疗专委会编写了该指南。
本指南与其他指南不同,并非从病种切入,而是以免疫治疗为主轴,涵盖了从头到脚可以用免疫治疗的十几种癌肿,并在不同病种当中按照治疗的线数,分别给予了一到三级推荐。
指南中的推荐依据国内外主要国家及学术机构批准的循证医学证据以及虽未达到国际级别推荐的重磅级的临床研究的发表,还包括国内外专家一致认可的专家共识。
本指南还充分体现了中国元素。
免疫治疗大戏刚刚拉开帷幕,目前了解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主要意义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进一步规范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临床抗肿瘤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提高中国临床医生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认识;
作为首部涉及多瘤肿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指南,既代表中国肿瘤免疫治疗的规范标准,也是与国外学会在肿瘤免疫治疗沟通交流的媒介;
本指南不仅汇集了更全、更新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研究数据,基于中国国情给予更细化的分级诊疗推荐,对基层医生的实用性更高。
纠正目前治疗中的隐患,引导临床医生避免适应证外推或者药物置换。
引导临床医生避免联合用药不规范的问题,纠正没有临床研究依据的联合用药。
纠正临床医生对生物标志物认识不足的问题。
避免了肿瘤分期把握的误差。
进一步规范对毒性反应的处理。
王宝成教授指出,目前免疫治疗进展迅速,进一步完善需要考虑指南更新速度的问题。
如何解决免疫治疗更新速度快的问题呢?
后续还有更多专家点评及《指南》更新解读精彩内容,请锁定本平台,继续关注!
专家简介
王宝成 教授
解放军第960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留美博士后
原济南军区总医院副院长、肿瘤学研究所所长 、军队技术3级专家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第三届“国之名医-卓越建树”称号获得者
CSCO常务理事
CSCO免疫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
全军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央军委保健会诊专家
山东医师协会副会长
国家药物临床验证机构主任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主编等
采写 | mirage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