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01 门诊来了个慢性腹泻婴儿
2019年12月,门诊来了一个慢性腹泻的婴儿小羽(化名),令我一辈子都难忘。
小羽快1岁了,来自大西北某地方。这半年来,他一直腹泻,每天10来次,大便没有粘液血丝。
小羽慢性腹泻,先是去了当地县医院,后去了市医院医院,医生化验了血常规、大便常规等,没有发现异常,开了蒙脱石散和益生菌,稍微好一点。回家后家人添加了苹果泥,过了几天又复发了。市里医院去了好几次,还是三天两头腹泻伴随电解质紊乱(低钠低钾)。
去年国庆节到了当地省级医院。儿科医生把小羽收入院查了肝肾功能、电解质、遗传代谢、过敏源等,体内血清钾最低达1.7mmol/L(正常数值3.5-5.5mmol/L)。
医生给小羽输液和口服两种方式,好不容易把低钾血症改善了。最后还做了肠镜,肠镜结果诊断:过敏性肠炎可能,建议换氨基酸配方粉,腹泻稍好了一点,每天4-5次稀便。
02 来上海就医
半月前,一次感冒发热过后,小羽又腹泻加重,每天拉6-10次。当地医院医生说,他们也没有办法了,建议去其他医院换个医生看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小羽父亲关注了我微信公众号,看到我写了许多消化的科普文章,就长途跋涉几千公里,来到了上海约了我的门诊。没想到小羽这次门诊竟然让我终生难忘。
孩子父母属于那种很通情达理的患儿家属,特别是小羽那忽闪忽闪的大大眼睛,我立刻就喜欢上她了。只是那张被疾病折磨的苍白的面孔让人心疼不已。
我帮小羽完善了门诊所能做的必要的检查,开了腹部B超。B超排除了腹腔、肾上腺等脏器器官的问题。我又请教了内分泌遗传代谢科的同事,排除遗传方面的疾病,这方面的疾病有时也容易难治性腹泻。真是非常感谢我这位同事每次都热心的帮助我。
03 腹泻原因多,听我说一说
对于孩子的慢性腹泻,我研究得比较多。
腹泻分为感染性的和非感染性的:
1.感染性腹泻
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
2.非感染性腹泻
如食物过敏(例如牛奶蛋白过敏)、食物不耐受(例如乳糖不耐受)、以腹泻起病的免疫缺陷病、炎症性肠病、血液肿瘤等
小羽到底是什么病?我百思不得其解。想起了我住院医生轮转期间,带教老师说的一句话,“我们消化科看病就像猜谜一样,而且坑比较多,一定要当心。”
04 原来是这个病!
大城市的三甲医院病人往往非常多,床位非常紧张。我把孩子安排了重症留观,叮嘱留观室同事帮助照顾下。我建议住院再查查,家长有点犹豫。
不同的医院,不同的医生,有时对同一个症状的认识是千差万别的。
周六我休息。周末上班,发现小羽已经住院了,原来昨天小羽又看门诊,同事说反复腹泻,还是住院查查吧,正好那天有个空床。
下午下班,病房同事打电话给我,“黄哥,你前天看的那个小羽,你知道是什么病吗?是肿瘤!”
我打开手机APP查了一下,惊呆了!
图中红色圈圈内就是心脏后面的肿瘤
儿童肠镜检查我们需要麻醉,麻醉之前我们这里常规需要常规拍个胸片,了解下心肺情况,有没有肺炎等影响麻醉的问题。
胸片发现脊柱旁有个巨大肿块,考虑“神经源性肿瘤”,左侧的肋骨已经被肿瘤破坏了,由于炎症渗出左侧胸腔出现积液。
给腹泻的孩子拍胸片,要是在门诊这样做,就是患儿家长不投诉,自己也会觉得太离谱,会不好意思的。不过看似离谱的事情,有时真相往往就在那一刹那,比如这次。
肿瘤科会诊,完善了胸腹部CT、同位素检查,最后诊断为“神经母细胞瘤”。而且已经出现骨骼转移了,孩子一定很痛苦,只是太小了不会表达。
05 神经母细胞瘤
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肿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肿瘤。有将近一半的神经母细胞瘤发生在2岁以内的婴幼儿。神经母细胞瘤约占6-10%的儿童肿瘤,15%的儿童肿瘤死亡率。
在人体分布只要有交感神经分布的地方就可以有神经母细胞瘤:肾上腺位置最多占40%,腹部位置占25%,胸腔位置15%,颈部5%。
全身症状表现为发热、没有力气、容易贫血、烦躁等。
腹部起源的神经母细胞瘤:
出现腹部肿块、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例如腹泻或便秘等。
胸部起源的神经母细胞瘤:
常常出现反复咳嗽、呼吸困难、气喘等。
肾上腺起源的神经母细胞瘤:
这时肿瘤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引起高血压、心率增快,孩子容易哭闹、容易兴奋、容易激惹等。
其他部位神经母细胞瘤:
皮下肿物、眼球凸出、眼周围瘀斑、背疼、发烧、体重下降、骨头疼,等等。
诊断了神经母细胞瘤还要进行分期,分期越高预后越不好。治疗依肿瘤的部位及分期等因素进行手术治疗、化疗、放疗或结合治疗。
我当时给小羽做腹部B超,看看肾上腺上和腹腔是否有肿块,没想到肿块太诡异了,长在胸腔心脏的后面,这坑太深了吧?
经检测发现这孩子神经母细胞瘤分泌大量的血管活性肽(VIP),这种情况很少见。
血管活性肽分泌可以引起腹痛、腹胀。孩子的难治性分泌性腹泻,表现为反复的低钠低钾血症。这些症状只有肿瘤治疗后才会消失。所以,对于难治性腹泻的小孩我们常常会查一下血管活性肽,就是这个道理。难怪,医生给小羽用了许多药,腹泻仍然反复。
因为神经母细胞瘤多是小年龄孩子发病,所以能早一天发现则早一分治愈希望。
对于孩子反复腹痛或便秘、腹部肿块、声音嘶哑、眼睛前凸、局部腰疼、没力气,难治性分泌性腹泻,需要当心这个病。
尿液或血清儿茶酚胺代谢物水平,香草锰酸(VMA)和高香草酸(HVA)的水平,铁蛋白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浓度可能会有所帮助。
借助X片、CT、磁共振、核素扫描、腹部B超等,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这个病。
不幸的是,许多孩子发现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
小羽去肿瘤科治疗了,由于肿瘤在胸腔里手术切除非常困难,而且出现了骨头转移了,只能化疗了。我没有和小羽爸妈再联系,我不知道怎么安慰他们,任何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
上班时间久了,想起了带教老师给我说的一句话——“三年成了大医生,十年成了小医生。”看门诊越久,就越谨小慎微,生怕因出错,给他人造成伤害。
最后提醒下,门诊遇到烦躁和食欲不佳、体重下降、反复呕吐腹泻等消化症状的孩子,如果治疗效果不好,不要盯着胃肠道原因不放,还要想想有没有其他问题,例如肿瘤。
来源:儿科黄哥黄医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