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郑州市中心医院卒中中心 李琳 卜淑芳
病例汇报:
一个25岁的产后女性,既往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收入产科病房。
患者在产钳辅助分娩48h后突然出现言语困难。看护小组立即通知了院内急救小组。
查体发现,患者表现为表达性失语和轻度右侧上运动神经元(UMN)面瘫。患者血压119/79 mmHg,心率114 bpm,血氧饱和度97%,血糖136 mg/dL。床边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其他无明显异常。排除了外伤和中毒的可能。
给予患者每天40mg依诺肝素预防血栓栓塞。最后一次注射是在卒中发生前13h左右。考虑为急性卒中,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患者得分为3分(失语- 2分,轻度面瘫- 1分)。在出现症状15min后立即进行了脑部CT检查,未显示明显异常。
排除脑出血后,急诊团队医生和患者的产科医生就该患者进行讨论,决定在症状开始后45min开始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IVT)。治疗结束后,患者的初始症状完全消失。行脑CTA检查,未见颈部及脑内动脉明显狭窄或血栓征象。患者仍在急性卒中单元(ASU)接受密切观察。IVT后24h的脑CT扫描排除了溶栓相关并发症或确定的梗死征象。
几天后,患者行MRI检查(图1),显示脑桥中部圆形病变,无占位效应,T1信号轻微衰减,长TR序列高信号,质子弥散轻微受限,提示可能为亚急性晚期缺血性病变。在患者出院前未发现产后并发症。经胸超声心动图和颈部血管多普勒超声未发现任何异常。
两个月后进行的血栓筛查也显示为阴性。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图2)显示卵圆孔未闭有血栓形成的风险。给予直接口服抗凝剂(DOAC)治疗,5个月后未再发作。
图1:脑磁共振
MRI示脑正中部圆形病变(黄色箭头),无占位效应,伴轻微T1信号衰减(a轴T1;B -矢状位T1), T2高信号(C -轴位T2;D -矢状T2;F冠状位T2)和FLAIR序列高信号(E轴FLAIR)提示亚急性晚期缺血性病变。
图2:经食管心脏超声
二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A)显示卵圆孔未闭(黄色箭头),彩色血流多普勒显示明显分流(B)。RA:右心房;LA左心房。
讨论:
患AIS的风险在产后会增加。尽管近年来怀孕和产褥期卒中的发病率有所上升(过去20年为50%),但报道的卒中发病率差异很大。
一些先前存在的健康状况与卒中风险增加有关,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镰状细胞病、抗磷脂综合征、血栓形成和偏头痛。一些与妊娠相关的并发症,如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先兆子痫、子痫和围产期心肌病也与卒中发生率增加有关。对于非妊娠AIS患者,早期血管内取栓和溶栓治疗是推荐的急性治疗,以改善长期临床结果。然而,这些疗法的疗效尚未在孕妇随机试验中得到证实。此外,由于担心危及生命的母体和胎盘出血,包括胎儿死亡的风险,大多数女性通常不接受这些治疗。
到目前为止,尚无相关研究证实在产后早期进行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妊娠和产褥期静脉rt-PA或动脉溶栓治疗通常被排除在AIS试验之外。Akazawa和Nishida发表的一篇综述介绍了产后早期(产后48小时)13例全身溶栓治疗的数据。他们报告说,其中12例(92%)需要输血。5例(38%)需要剖腹手术控制出血,其中3例需要子宫切除术,另外2例需要血肿切除。有趣的是,所有这些病例都涉及剖宫产。7例(54%)需要大容量输血。据报道,剖宫产的大出血发生率高于阴道分娩。因此,应避免剖宫产后使用rt-PA。
然而,由于文献资料有限,很难评估这种治疗的最终结果和安全性。MBRRACE-UK围产期死亡率监测报告显示,妊娠、剖宫产和产后即刻状态不是溶栓(动脉溶栓或静脉溶栓)的绝对禁忌证。一些专家建议,产后女性在分娩后至少10天发生致残性缺血性卒中,符合资格标准,可以在个人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获益/风险概况评估后接受rt-PA治疗;并指出,如果血管内血栓切除术是可行的,它应该作为首选。
在本病例中,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医院中心并不能进行血管内取栓,并且在脑CTA上没有发现大的血管阻塞。因此,该患者唯一可用的治疗选择是静脉注射联合rt-PA。在这种情况下,还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患者正在服用依诺肝素,但指南强调使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作为rt-PA IVT的绝对禁忌证,但仅在治疗剂量(1mg /kg,每日两次)时。
我们有丰富的经验处理缺血性卒中,但只有少数与妊娠有关的病例。然而,我们的团队意识到产后早期是至关重要的,在此期间可能需要溶栓。在这种情况下,产科诊疗小组、卒中专家和患者之间进行了仔细的讨论。虽然NIHSS得分相对较低(NIHSS=3),但对于25岁的人来说,表达失语症是一种非常有限的神经缺损症状。于是就开始了治疗。应当指出,作出这一决定时考虑到患者不是剖宫产;否则,由于出血性并发症而增加的产妇死亡风险将阻止这一决定。
结论:
年轻女性患者,由于卵圆孔未闭,血栓形成风险高。虽然剖宫产分娩的早期产后缺血性卒中险较高,但在没有其他血栓危险因素的正常分娩中也可能发生。由于缺乏安全性研究,卒中患者的管理一直对临床医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应该记住,预防永远是最好的办法。应对所有高危妇女在产后进行血栓性并发症的识别和监测。在仔细评估风险/收益比后,应考虑预防性抗凝治疗。在这一点上,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定最佳的预防持续时间。幸运的是,不管这些限制条件如何,这个病人的预后非常好。
来源:郑州市中心医院卒中中心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脑血管病专业组专家撰稿,21篇脑梗死临床诊疗干货文章,精准提升脑血管临床诊疗能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杨渊教授团队撰写17篇神经心理疾病临床干货文章,神经内科医生需要了解!
癫痫规范化诊疗必读!18篇临床干货、14部共识/指南,一次看个痛快!
神经内科必会50个知识点!
小脑解剖知识点图解
脊髓与脊椎相关定位知识点
躯体症状障碍的识别、评估及治疗丨17天神经心理疾病诊治突破⑦
ESVS 2023最新临床实践指南解读:颈/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指南新增建议【华山卒中】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