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右冠搭桥使用桡动脉影响早期桥血管血流?

2020-09-03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其他心血管疾病

右冠状动脉的旁路移植策略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难点。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陈彧等研究提示,移植于右冠状动脉主干和序贯吻合桥可能提高桥血管流量,而桡动脉桥则提示术后早期桥血管显影不佳。

研究者表示,右冠状动脉病变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高,其旁路移植方式应综合考虑病变部位、特点、靶血管条件、术中显露等因素,制订个体化的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策略。

该研究回顾并筛选多支血管复杂病变且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冠心病患者,其中靶血管包括右冠状动脉的患者241 例,包含262 支右冠状动脉区域桥血管。

全组患者均干预右冠状动脉系统,241 例患者以老年、男性为主。

接受非体外循环旁路移植术153 例(63.5%),平均靶血管数3.2 个。

术后总体桥血管通畅率为96.2%。

研究显示,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部位是术中桥血管血流量的独立预测因素,移植于右冠状动脉主干与移植于远端分支相比流量更高,但这一优势未体现在术后早期的桥血管通畅性上。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靶血管吻合于右冠状动脉远端分支的桥血管流量预测值差于吻合于右冠状动脉主干,序贯吻合与非序贯吻合相比其桥血管流量显著提高,而桡动脉桥是预测术后早期桥血管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

来源:张犁雪,陈生龙,刘刚,等. 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策略及早期桥血管通畅率影响因素. 2020, 35: 786-792.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0.08.011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