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有关PET-CT的那些事~一文搞定!

2021-10-07作者:cmt佳玲资讯
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非原创

作者  云南省肿瘤医院  李进丹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

PET-CT已成为大部人都能听过且能用到的

重要癌症筛查仪器。

但是,作为医生,

你真的了解PET-CT吗?

被人问起,

你真的能够说清吗?

 ↓↓↓


PET-CT是什么?


PET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可以提供人体各器官的生理代谢情况,又称为功能分子影像。


CT即X线断层扫描,可以对人体器官精确定位和提供丰富的解剖图像,又称解剖影像。


PET-CT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核医学分子影像设备。除了具备PET和CT各自的功能外,还独有两者的融合图像,一次显像即可获得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形态学改变,从而帮助疾病诊断。


微信图片_20210928154140.jpg

肺癌全身多发转移不同方位的PET-CT图像




哪些人群适合做PET-CT呢?


①肿瘤高危人群:有肿瘤家族史的人及接触高危因素的人群,如有长年吸烟饮酒史、经常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人群。


②肿瘤疑似患者:对于无症状但肿标升高或有疑似包块的患者,全身显像有助于发现肿瘤原发病灶,从而指导病灶的穿刺活检。


③肿瘤已确诊人群:已确诊的肿瘤患者,PET-CT检查有助于疾病的分期、治疗后病情监测、疗效动态观察,以及放射治疗过程中的靶区勾画。


④心血管病患者:PET-CT能鉴别心肌是否存活,为是否需要手术提供客观依据。对早期冠心病的诊断也有重要价值。


⑤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PET-CT能对癫痫灶准确定位,也是诊断抑郁症、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等疾病的独特检查方法。


注意:PET-CT检查并不适合每个人,比如①孕妇以及哺乳期女性。因PET-CT检查有一定的辐射。②婴幼儿。PET-CT检查过程中需要保持放松安静状态,不能说话和移动身体。婴幼儿缺乏自制力,很难做这项检查。




做PET-CT辐射大吗?


①自然界辐射无处不在

人类每天都在接受自然界的辐射。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视、电脑、冰箱、手机、微波炉等也会产生一定剂量的电离辐射,只是这些辐射量都相对较小,我们没有过多在意。


②半衰期短

目前临床用的都是标记的超短半衰期放射性药物,最常见的是18F-FDG,其半衰期为109分钟。在检查过程中及检查后通过多喝水多解小便,患者第二天体表的辐射水平已经接近天然本底水平。


③辐射剂量小

目前,患者接受一次PET-CT全身检查所接受的辐射剂量为5~9 mSv,而临床上常规应用的局部增强CT一次检查辐射剂量为10~14 mSv。


PET-CT医疗工作会严格遵守辐射防护原则,所使用的各种放射药物都被严格控制在绝对安全的范围之内,在遵守医生的指导下,不会对受检者造成辐射损害。




多久做一次PET-CT?


PET-CT可以作为肿瘤筛查和肿瘤患者复查的一项重要工具。建议有高危因素的患者两年进行一次PET-CT检查,一旦发现身体有异常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PET-CT在肿瘤的精准、个体化治疗中也发挥巨大作用,比如,治疗后疗效评估、肿瘤的再分期、复发与治疗后表现相鉴别、评估预后。医生应根据患者疾病进展情况及治疗疗程指导患者进行复查。


但需要注意的是,包括PET-CT在内的任何影像学都不是万能的,需要互相补充,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自己的检查方式。


云南省肿瘤医院  平台发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