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一、基本病史资料
1、患者,女,63岁;
2、病史:2018-07 患者出现肉眼血尿,呈鲜红色,伴管条样凝血块,就诊我院泌尿外科完善泌尿系彩超及泌尿系CT检查,结果示左侧输尿管上段恶性占位伴肾盂扩张积液可能。2018-07-19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全麻下行输尿管癌根治术(术式不详)病理:术后病理(左)输尿管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浸润全层,输尿管肾前端,输尿管及部分膀胱未见癌,。
2018-8 患者仍间断出现肉眼血尿,同时伴有会阴部及双侧髋关节疼痛,呈持续性酸胀感。2018-08-06 开始行吡柔比星30mg d1,qw共四周期膀胱灌注治疗,末次给药时间9-2,2018-09于妇科门诊行宫腔镜检查:见阴道前壁质硬,宫腔内见絮状漂浮物,活检内膜组织及宫颈管组织并送检病理:阴道低分化癌,病理:阴道壁癌,免疫组化:CK(+),CD31(-),CD34(-),P63(+),Ki-67(3%),Gata-3(+),结果支持符合尿路上皮癌转移来源。患者近日疼痛控制较差,NRS:3-6分,夜间影响睡眠。
3、既往癌痛治疗过程:2018-08 患者出现会阴部及双侧髋关节疼痛,呈持续性酸胀感,NRS最高6分,口服“待因片”1片2-3次/日,疼痛可缓解,NRS 0-2分。患者9-25口服"待因片"后疼痛控制欠佳,NRS:3-6分。
二、癌痛规范化诊疗初期评估
1、主诉:左输尿管癌术后复发,会阴部及双侧髋关节疼痛1月余。
2、疼痛评估:会阴部及双侧髋关节疼痛。性质:呈持续性酸胀痛伴外阴部皮肤红肿。加重原因:考虑肿瘤复发持续进展。疼痛类别为:癌性疼痛,中度疼痛。考虑为肿瘤转移引起神经病理性疼痛和伤害感受性疼痛并存。
3、体格检查:KPS 70分,NRS 3分。神志清楚,言语清晰,营养中等。全身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及瘀斑,外阴部皮肤红肿,伴有压痛。双侧锁骨上未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全腹平软,左侧侧腹部可见手术瘢痕,愈合良好,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
4、诊断:左输尿管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pT3N2M1,IV期)左侧髂外血管旁 双侧髂内血管旁及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左下腹膜及阴道转移 骨转移(髂骨、双侧坐骨及双侧耻骨),癌性疼痛(会阴部及双侧髋关节)。
5、辅助检查:2018-09-26 行PET-CT:左输尿管癌术后改变,左侧髂外血管旁,双侧髂内血管旁及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左下腹膜及阴道转移瘤,髂骨,双侧坐骨及双侧耻骨转移瘤,左肺上叶尖后段慢性炎性结节;右肺中叶及左肺上叶舌断慢性炎症,双侧慢性支气管炎,右肺门及纵隔双侧淋巴结炎症,右侧胸膜慢性炎性结节,慢性胃窦炎;子宫肌瘤,颈胸腰椎退行性变,L3/4,L4/5,L5/S1椎间盘膨出。
三、癌痛规范化治疗
9-28 18:00 患者会阴及双侧髋部持续性酸痛,日间 NRS:0-3分,请示上级医师后,拟于18:00应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mg Q12H开始口服,5mg吗啡片处理爆发痛,滴定开始时 NRS:4分,1小时后疼痛缓解,NRS:0分,同时给予润肠通便药物,保持大便通畅。
9-29 04:44 患者03:44出现会阴及双侧髋部爆发痛,NRS:5分。予5mg吗啡片处理爆发痛,1小时后疼痛缓解,NRS:2分。
9-29 18:00 患者24小时疼痛滴定结束,共出现爆发痛1次,疼痛控制可,暂不给予调整剂量,继续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mg Q12H。患者于9-29开始化疗,具体为:吉西他滨1.4g d1,d8,d15 卡铂 300mg d2 ,Q4W。 9-29 18:00至10-4 18:00 患者24小时内均未出现爆发痛,疼痛控制较好。
10-4 18:00至10-6 18:00 患者于10-5 05:30、10-6 05:04均出现1次爆发痛,NRS评分为:6分,予吗啡片5mg处理爆发痛后,疼痛缓解,NRS评分为:2分。患者2天内24小时均出现1次爆发痛,疼痛控制尚可,暂不予调整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剂量。但患者排便较为费力,考虑会阴区肿瘤转移病灶本身引起排便费力感,及强阿片类药物副反应引起,嘱患者口服乳果糖及芦荟胶囊通便治疗。
10-6 18:00至10-7 18:00 患者24小时内未出现爆发痛,疼痛控制较好。
10-8 04:46 患者03:36出现会阴部及双髋部爆发痛, NRS:5分,予吗啡片5mg口服。1小时后疼痛缓解,NRS:1分。患者存在慢性癌性疼痛,目前口服奥施康定10mg Q12h止痛治疗,24小时内出现爆发痛1次,考虑患者为混合型疼痛,存在神经病理性疼痛,联合应用抗惊厥类药物加巴喷丁 0.1 g 口服3/日。
10-09 04:34 患者03:34出现会阴部及双髋部爆发痛, NRS:6分,予吗啡片5mg处理爆发痛。1小时后疼痛缓解,NRS:2分。 10-10 08:00 患者联合应用抗惊厥类药物加巴喷丁 0.1 g 口服3/日,无明显副反应出现,昨日出现爆发痛1次,给予吗啡片5mg处理爆发痛,暂不给于调整奥施康定剂量,加巴喷丁调整剂量为0.2g 口服3/日。
10-10 08:00至10-13 08:00 患者24小时内未出现爆发痛,疼痛控制尚可。
10-14 04:19 患者03:19出现会阴部及双髋部爆发痛,NRS:5分,予吗啡片5mg处理爆发痛。1小时后疼痛缓解,NRS:2分。 10-14 08:00 患者24小时出现爆发痛1次,加巴喷丁改为0.3日三次口服。 10-14 08:00至10-16 08:00 患者24小时内未出现爆发痛,疼痛控制可,10-16出院,同时嘱患者院外继续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 10mg 口服 每12小时一次,盐酸吗啡片5mg 处理爆发痛,加巴喷丁0.3g 日三次口服,同时口服润肠通便药物。
四、总结与讨论
病例小结
患者诊断恶性肿瘤明确,存在癌性疼痛,考虑为肿瘤转移引起神经病理性疼痛和伤害感受性疼痛并存,会阴部及双侧髋关节疼痛,呈持续性酸胀感,NRS最高6分,既往口服“待因片”1片日2-3次,疼痛可缓解,NRS 0-2分,近几日疼痛控制欠佳,NRS3-6分,患者为中度疼痛,患者入院后予强阿片类药物进行疼痛滴定: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mgQ12H口服,吗啡片5mg处理爆发痛,并予止吐及通便治疗,向患者及家属交代阿片类药物副反应及相关注意事项。患者每日爆发痛最多1次,未予调整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剂量,予抗惊厥药物加巴喷丁0.1g日三次口服,患者仍有爆发痛,疼痛次数最多1次,将抗惊厥药物逐渐加量至0.3g日三次口服。此患者为小剂量阿片类药物联合抗惊厥药物止痛治疗,疼痛控制较好,每日爆发痛次数≤1次。
癌痛药物治疗方面讨论
1、2018-8患者初始出现癌性疼痛,未能得到规范诊治,患者自行口服“待因片”患者及家属对疼痛重视不足,对镇痛药物认知的偏差,未能尽早规范干预。
2、患者入院后需完成疼痛筛选,与肿瘤急症相关疼痛相区别,明确疼痛原因,准确应用药物治疗。
3、制定止疼方案同时,全面评估患者情况,患者肝肾功、全身状况等均无应用阿片类药物禁忌症。
4、根据癌症“三阶梯止痛”原则给药,弱化二阶梯,选择强阿片类药物进行滴定,患者应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进行滴定,滴定周期和镇痛起效时间显著缩短,简化滴定流程,规律按时给药,使病人缓解疼痛。
5、患者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后出现排便费力,考虑阿片类药物副反应,同时会阴区肿瘤转移病灶本身引起排便费力感,患者口服乳果糖及芦荟胶囊通便治疗,排便费力状况较前好转,应用止痛药物同时,应注意监测阿片类药物副反应,及时对症处理。
5、处理爆发痛,选择快速起效的短效阿片类药物(剂量为阿片日剂量的10-20%)药物及剂量应用均准确,使患者最大限度较少疼痛同时减少阿片类药物相关副反应。
6、患者为中度癌痛,考虑为肿瘤转移引起神经病理性疼痛及伤害感受性疼痛,抗惊厥药物用于神经病理性疼痛有一定疗效,加用加巴喷丁后,患者疼痛控制较好。
7、评估疼痛同时,要对患者的心理、社会、精神困扰做出评估,筛查有无抑郁或焦虑。必要时可求助心理医师。
8、需建立健全的随访制度,建立癌痛门诊,为癌痛病人建立个人档案,评估患者状况,做好随访记录,出院后仍有专业医生指导病人用药。
参考NCCN发布《成人癌痛治疗指南》《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