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目前,铁缺乏症和缺铁性贫血仍是世界各国须共同面对的重要健康问题,累计影响约20亿人,是发达国家唯一常见的营养缺乏症,也是发展中国家最常见的贫血类型,而且在育龄期女性中更为常见。在治疗方面,口服铁剂凭借安全、有效、经济的特点,成为目前最常用的一种药物治疗手段。但是,在众多补铁药物中,哪些铁剂能够脱颖而出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第一代:无机铁剂——硫酸亚铁
所谓“亚铁”,就是二价铁。二价铁溶解度大,易被人体吸收(三价铁难以吸收),所以多数铁剂都是采用二价铁的形式。硫酸亚铁上市时间较长,疗效已经得到了肯定,价格也比较便宜;但是,其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相对也较高,而且在服用期间,口腔中会有铁锈味。目前,硫酸亚铁也有了一些缓控释剂型,可以在胃肠道均匀、缓慢地释放,不仅降低了对胃肠道的刺激,还可以减少服用次数。
第二代:有机铁剂——百家争鸣
为了弥补第一代补铁药的不足,众多有机铁剂应运而生,代表药物有琥珀酸亚铁、乳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焦磷酸铁等。与无机铁剂相比,这些有机铁剂提高了铁的吸收,减少了胃肠道刺激和铁锈味,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所以较为常见。
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型的有机铁剂,如甘氨酸亚铁、乙二胺四乙酸铁钠和氢氧化铁聚麦芽糖化合物等,这类新型有机铁剂在吸收、胃肠道刺激和铁锈味方面又有了新的提升,以滴剂和口服液为主。但是,这些产品多是保健品或通过代购获得,而考虑到过量的铁摄入可引起不良反应,故建议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服用。
第三代:复合铁剂——多糖铁复合物
前两代补铁剂均是以离子形式吸收,易受到其他成分的干扰。而与前两代补铁药相比,多糖铁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铁和多糖的复合物,不含游离的二价铁或三价铁,可以以分子形式被人体吸收,所以对胃肠道的刺激进一步降低了,并且没有金属味。
介绍完这些补铁药后,笔者再跟您唠叨一下跟它们“相处”的一些注意事项:
① 补铁药有点“冲”。
口服铁剂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上腹部不适等,因此铁剂的服用时间宜放在两餐之间或饭后,这样可以减轻铁剂对胃肠道的刺激。
② 补铁药有点“挑食”。
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转变为二价铁,以加强其吸收,故在补铁的同时,可以适当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需要注意的是,补铁药和一些药物、食物会发生相互作用,比如:鞣酸会妨碍铁剂的吸收,所以在服用铁剂的同时,应该避免服用浓茶、咖啡或食用柿子等;一些抑酸药、抗酸药、碳酸氢钠等药物会降低胃内酸度,不利于铁的吸收,也应该避免同时使用。
③ 补铁药有点黑。
首先,对于部分口服液剂型的口服铁剂来说,为了避免服用过程中使牙齿变黑,饮用的时候宜使用吸管,饮用完注意漱口。其次,服用铁剂后,铁剂可与肠道中的硫化氢结合而形成黑色的硫化铁,导致大便颜色变黑,但这是正常现象,停药后会自然消失,因此不必过度紧张。
④ 别和补铁药过早告别。
一般来说,口服铁剂1~2周后,血红蛋白绝对值会逐渐回升,通常于治疗后3~4周达到正常。但是,患者不应在临床症状改善、血红蛋白指标正常后就立即停药,而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继续服用3~6个月,以补充体内的储存铁,防止贫血的复发。
预防铁缺乏症和缺铁性贫血,首先要注意合理膳食,保障充足和多样的食物供应,以满足身体对微量营养素的需求。其次,一些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乳母)需要摄入大量富含营养素的食物以满足身体需求,所以重点在于提高动物性食品和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在饮食中的比重,提高铁的吸收率。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主管药师 李哲
来源:药物与人
9月活动药学海报,截图至微信扫码报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