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糖尿病肾病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病(CKD),病变可累及全肾(包括肾小球、肾小 管、肾间质等)。
我国约 20%~40% 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现已成为CKD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不良生活习惯、年龄、病程、血糖、血压、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血脂、尿酸、环境污染物等。肾功能减退和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显著相关。
二甲双胍是目前最为常用的降糖药物,其药理作用是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和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
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糖尿病诊治指南中均推荐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和药物联合中的基本用药。
那么,糖尿病肾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需要调整剂量吗?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年版)》建议:
二甲双胍在eGFR<45ml/min/1‧1.73m2的患者中慎用或减量使用;
在eGFR<30ml/min/1‧1.73m2的患者中禁用。
二甲双胍本身对肾功能无不良影响,但因二甲双胍以原形从肾脏排泄,对于已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二甲双胍蓄积和发生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增加,开始治疗前以及治疗后应至少每年检查1次肾功能。建议根据患者的eGFR水平调整二甲双胍的使用剂量。国内二甲双胍说明书推荐eGFR<45 ml/min/1‧1.73m2时禁用。2022年版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指南和2023年版ADA指南推荐二甲双胍在eGFR<45 ml/min/1‧1.73m2时减量使用,eGFR<30 ml/min/1‧1.73m2时禁用。
观察性研究证据支持二甲双胍可用于慢性肾脏病3b期患者,二甲双胍的使用甚至与患者全因死亡风险降低相关,且不增加乳酸性酸中毒风险,但仍有待高质量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2023年版ADA指南推荐:eGFR<30 ml/min/1‧1.73m2的患者禁用二甲双胍;服用二甲双胍时应监测eGFR;当eGFR下降至<45 ml/min/1‧1.73m2时,应重新评估继续治疗的获益和风险,如果需要继续二甲双胍治疗,可以减低药物剂量;对于eGFR 30~60 ml/min/1‧1.73m2的患者,使用含碘造影剂之前应暂停二甲双胍。
2022年版KDIGO指南指出:二甲双胍适用于eGFR>30 ml/min/1‧1.73m2的患者,eGFR 30~45 ml/min/1‧1.73m2时,二甲双胍剂量应控制在1000 mg/d;eGFR 45~59 ml/min/1‧1.73m2且伴乳酸性酸中毒风险时,二甲双胍剂量也应控制在1000 mg/d。
来源:整理自《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年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