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轮状病毒感染的五问五答|感问感想

2022-12-15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非原创

什么是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是导致婴幼儿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全国各地均有流行。根据病毒抗原性的不同,将轮状病毒分为8组(A~J),其中A组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


轮状病毒感染多发生在10月至次年2月的秋冬季节,主要通过粪-口、呼吸道及密切接触传播。新生儿多由孕产妇感染、产道感染和院内感染所致。轮状病毒常在感染后1~2 d发病,自然病程3~7 d。


轮状病毒感染不仅可引起胃肠道症状,还可致全身性感染,累及胃肠道外的神经、循环、呼吸、血液等多个系统,重者可危及生命,导致死亡。


轮状病毒感染人群特点有哪些?

轮状病毒感染多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6月龄~2岁婴幼儿是发病率最高感染人群,且最严重。由于6月龄以下婴儿有来自母体被动免疫,致使发病率低且病情轻,2岁以上小儿多数感染过轮状病毒,体外内有了抗体,所以发病率明显降低。


由于中老年人群机体免疫功能下降,造成对轮状病毒易感而引起感染率增加,40~50岁腹泻患者也易感染轮状病毒,因此儿童及老年人均应重视轮状病毒感染的检测,做好预防保健工作。


轮状病毒感染症状和危害?

轮状病毒感染累及肠道引起病毒性肠炎,临床症状以腹泻、呕吐、发热和脱水为主要症状。腹泻每日10余次至数十次,伴有腹胀,排便急且量多,粪便成稀薄水样,粪便镜检无白细胞。


轮状病毒感染一般均有潜伏期,发病初期先常见症状为呕吐,继而出现腹泻、发热。患者持续呕吐和腹泻易导致不同程度脱水,出现精神萎靡、淡漠、神志不清和休克等严重表现,部分患者并发坏死性肠炎和肠套叠等。


轮状病毒也可通过病毒血症累及多个肠外其他系统和组织,如脑、肝、心和呼吸道等,50%~60%的轮状病毒感染患儿存在心肌损害,个别患儿合并暴发性心肌炎而猝死,且心肌损害、肝功能损害与轮状病毒肠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此外轮状病毒肠炎并发良性惊厥相对多见,其症状经常被误认为癫痫发作,因此轮状病毒感染不仅是肠道感染性疾病,也是全身性传染病,早期发现及诊治可以防止并发症及疾病的传播。


如何治疗轮状病毒感染?

目前尚无专门针对轮状病毒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方案主要是先采用补液预防及纠正脱水,再使用中药制剂、消化道黏膜保护剂、免疫调节剂、抗病毒药物和微生态制剂等进行对症治疗,尽早恢复饮食,补锌治疗,提倡合理、综合用药,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

如何预防轮状病毒感染?

(1)提倡母乳喂养,增强婴幼儿免疫力,保护易感人群;

(2)注意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环境卫生,切断传播途径;

(3)如在集体机构流行,积极治疗患者,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治交叉感染;

(4)接种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是目前预防轮状病毒腹泻最有效的方法,也是降低婴幼儿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手段。



来源: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21,48(6) : 494


4比1.jpg

点击上方图片,查看感染年度干货


猜你想看...




点点分享吧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