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健康中国,泌尿先行。在数代泌尿人的共同努力下,40年间我国泌尿外科事业高速发展,泌尿系统疾病诊疗理念、手术技术、基础科研、学术交流等多方面已经取得长足进步。前列腺癌作为泌尿外科诊疗中的重点和难点,40年的发展历经荏苒、方兴未艾,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十年”的旅程,也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显著的进步,而下一个“十年”也已大幕拉起!
在此背景下,《中国医学论坛报》举办《健康中国泌尿行·前列腺癌新十年》系列访谈栏目,全面覆盖领域内院级管理者、学科带头人、临床专家以及药学专家,揭示前列腺癌临床诊疗困境、解析前沿技术理念、探寻下一个十年的高速发展路径。本期邀请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王行环教授围绕前列腺癌学科发展、诊疗水平提高以及药物创新等热点话题畅谈前列腺癌新十年。
【王行环教授】
依托MDT诊疗模式,前列腺癌领域翻开新篇章
前列腺癌新型治疗包括新型内分泌药物、放射性核素、靶向药物及化学治疗等,各自具有不同的应用指征及治疗效果。这些治疗手段的应用对于控制疾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的早期使用,延缓了转移性前列腺癌的进展时间。此类药物对于进入激素抵抗阶段的患者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随着药物逐步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药品价格显著降低,惠及了更多患者。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率要低于发病率,可能和临床随访的不固定性有关。需要注意的是,一旦nmCRPC进展为mCRPC,患者的生存质量将显著下降,死亡率也大大提高。因此,延长患者的M0阶段,推迟转移发生的时间,对患者而言意义重大。为提高nmCRPC的诊断率,临床随访要专业化,依照指南推荐制定个体化随访方案,督促患者及时复诊,专人随访的同时建立并不断完善患者随访数据库。
精准医疗、MDT、新型药物是前列腺癌领域发展的三大方向,其最终目的在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治疗副作用。临床工作者需立足于患者利益,探索或追踪科研前沿,以指南为规范治疗依据,为患者指定个体化治疗及全程管理方案,帮助患者面对并期望战胜疾病困扰。
以新型内分泌治疗为主的前列腺癌新辅助治疗在临床尚未得到广泛开展。临床上我们发现新型内分泌治疗对于部分前列腺癌患者可以达到降期降级的目的,而且还能降低切缘阳性率。近年来,新型内分泌药物不断涌现,期待未来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规范化新辅助治疗的适应证。
新型内分泌药物不断问世并应用于临床,研究显示新型内分泌药物用于术前新辅助治疗可使约4%患者获得完全病理性缓解、可有效缩小病灶。新型内分泌药物揭开了术前新辅助治疗的新篇章。目前术前新辅助治疗暂无标准方案,常见方案为雄激素剥夺治疗联合新型内分泌药物,应用对象为预期寿命较长的前列腺癌患者。根据PSA响应水平、临床分期、风险分级、患者预期寿命等评估新辅助治疗效果。研究显示前列腺癌确诊后6个月内施行手术不影响患者远期预后,因此术前新辅助治疗时长一般不超过6个月。基于雄激素受体通路的特点及临床需求,在选择新型内分泌药物即雄激素受体抑制剂(ARi)时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各大指南是否作推荐、药物可及性、是否进入我国医保目录、患者伴随疾病及相对禁忌证、既往是否使用过类似药物、基因检测结果。
早诊早治、多学科团队、精准治疗是未来前列腺癌领域发展的三大方向。祝愿我国前列腺癌诊疗规范不断细化、我国人民群众对前列腺癌认知不断深化,为前列腺癌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使患者更好获益。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