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处方组成】白术、肉苁蓉(淡)、枳壳。
【功效主治】健脾益气、润肠通便。主治脾气虚及脾肾两虚证。症见大便秘结、排便困难、便后乏力、面色无华、腹胀、神疲气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弱。
【现代药理】具有促进排便、促进肠道水分分泌、调节肠运动等作用。
【临床应用】老年性便秘、习惯性便秘。临床以便秘、神疲气短、面色无华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重在健脾补肾,兼能行气通便。用药重在甘温补益,兼有辛温行气,具有补而不腻的特点。适用于脾肾两虚的虚性便秘。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20 ml,每日早晚各一次,疗程一个月。
【使用注意】过敏体质者慎用。忌食生冷、辛辣油腻之物。
【不良反应】个别患者服用后有口干现象。
【规格贮藏】20 ml/瓶。密封,置阴凉处,避光。
【处方组成】枳壳、太子参、大黄、蒲公英、木香、莱菔子、赤芍、紫苏梗、黄芪、桃仁。
【功能主治】益气活血、理气通下。主治气虚便秘证。症见便秘、腹胀、胸膈满闷、排便无力、气短乏力、舌淡苔白或稍暗、脉细等。
【现代药理】尚未检索到本成药相关的药理资料。
【临床应用】功能性便秘、胃肠手术后腹胀、胃肠活动减弱、老年性慢性便秘。临床以便秘无力、脘腹胀满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重在益气活血,理气通便,兼能清热解毒。用药苦辛微寒,兼有甘温补益。适用于便秘气虚明显者。
【用法用量】口服, 腹部手术前1 ~ 3 d , 一次15~30g ,每日2次,或遵医嘱;术中胃肠吻合完成前,经导管注入远端肠管40~60 g(用水稀释2~3倍)或遵医嘱;术后6~8 h,口服,一次20~30 g,每日2次或遵医嘱;老年性便秘;一次10~20 g,每日2次或遵医嘱。
【使用注意】孕妇及腹泻者忌用。忌食生冷、辛辣、油腻食物。
【规格贮藏】100 g/瓶。密封,置阴凉处。
【处方组成】黄芪(炙)、肉苁蓉、白术、太子参、地黄、玄参、麦冬、当归、黄精(制)、桑椹、黑芝麻、火麻仁、郁李仁、枳壳(麸炒)、蜂蜜。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健脾滋肾、润肠通便。主治气阴两虚,脾肾不足证。症见大便不畅、排出困难、面色无华、神疲气短、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弱。
【现代药理】具有缩短模型鼠开始排便时间、增加排便量、促进小肠运动等作用。
【临床应用】老年性便秘、习惯性便秘。临床以便秘、气短、腰酸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重在健脾益肾,气阴双补。用药温补为主、养阴润肠、行气通便为辅。适用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大肠失于濡润而致的虚症便秘。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 ml,一日3次,或遵医嘱。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实热病禁用。感冒发热时停服。忌生冷、辛辣、油腻食物。
【规格贮藏】20 ml/支。密封,置阴凉处。
文中所涉及各类制剂等仅供专业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
来源:药圈网 节选自《实用临床药物学--中成药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