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7月6日直播预告丨CDQI 能力提升系列·综合版·第一期: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综合论坛

2020-07-04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综合论坛”(下称“综合论坛”),是CDQI 能力提升培训系列·综合版第一期线上直播课程,每月第一个周一与您准时相约。


综合论坛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医院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董建增教授主持。论坛包括分享和讨论环节,每期讲者将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临床实践和学术思考,围绕临床热点、最新指南、前沿进展等相关话题进行分享,并邀请国内知名心血管专家展开讨论和点评,为您带来精彩纷呈、干货满满的学术盛宴。


7月6日19:00~20:30,综合论坛首场开播,将主要围绕疾病多能干细胞iPS)的构建及应用展开讨论,手机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观看!

1.jpg


下期预告

题目

初次投稿SCI,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讲者

丁忠仁 教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医院中心实验室 主任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小板与血栓研究室 主任


欢迎转发,欢迎参加!


       专家介绍        



董建增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衰病房主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遗传性心血管病防治及生殖指导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控烟协会心血管疾病防治控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侯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衰质控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心房颤动综合管理专项能力培训项目专家组副组长、河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兰峰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201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并入选北京市海聚计划。精通由多种多能干细胞(iPSCs)分化产生的心肌细胞(CM)及其用于心血管疾病研究和体外分子细胞机制研究技术,主要研究方向为:1)基于iPS-CMs模型对遗传性心脏病发病的分子机制;2)以iPS-CMs为模型来测试药物的有效性和心血管毒性;3)采用iPS-CMs进行再生医学和基因治疗研究。并持续发表了大量一流的研究论文,得到了相关领域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肯定。总计发表SCI论61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550;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在Cell Stem Cell、Circulation (3篇)、JACC、Nature Communication、Cell Death Differentiation等高水平杂志发表论文25篇。


王永明教授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5年国家青年千人获得者。1997-2001年就读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并获得学士学位,2001-2004年就读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并获得硕士学位,2005-2010年在德国马克斯-德尔布吕克分子医学中心(MDC)做博士生研究,并获得柏林自由大学博士学位。2010-2013年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Joseph Wu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至今历任复旦大学青年研究员、研究员。工作期间课题组主要利用人体多能干细胞技术和CRISPR/Cas9技术研究心肌病。


卢双双副教授

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包括基因编辑、肿瘤新抗原筛选及肿瘤个体化免疫治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SCI论文共14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论文5篇;主要研究结果发表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Plos On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等期刊。


李小威博士后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博士,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学)博士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临床和基础研究及诱导多潜能干细胞iPS心血管疾病转化医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体细胞iPS重编程、iPS体外心肌和血管平滑肌分化、基因编辑及遗传性心血管疾病模型建立。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