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病例详情
女 ,78岁。
主诉
慢性咳嗽咳痰气短10余年,加重7天。
现病史
患者10年来反复咳嗽,喘息,每于秋冬季节或气候变化时加重,曾多次在外院门诊治疗,诊断:慢阻肺,长期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50/500),一吸日二次。未系统住院治疗。一周前患者感冒后出现咳嗽、喘息加重,咳白色黏痰,痰多,一动即喘,伴心悸,夜间可平卧入睡。无发热,无胸痛、咯血等,继续吸入药物治疗,口服“头孢、复方甲氧那明胶囊、茶碱片” ,症状无明显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20年3月24日以“慢阻肺” 收入院。
既往史
发现血糖异常1月余,自行间断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控制血糖,未系统监测血糖。
家族史
母亲有慢性支气管炎。
职业接触史
否认粉尘、有害烟雾接触史。
体格检查
口唇发绀,桶状胸,双肺呼吸音低,散在干啰音,左肺为著,心前区无隆起,心界略缩小。心音低钝,剑突下心音响亮,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腹部查体(-)。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9.8*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75.7%。EOS 计数:0.18×109/l,EOS% 0.96%。
肝肾功能:未见异常。
痰培养及鉴定:未见致病菌,未检出真菌。
血气分析:pH 7.41, PO2 71mmHg, PCO2 44mmHg, SO2 94%。
六分钟步行测试(6 MWT):200 米。
mMRC 评分:3 级。
CAT 评分:28 分。
肺功能检查:①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 ;② 支气管舒张试验(-)。FEV1 /FVC%:55;FEV1:59%。
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22ppb。
胸部CT:双肺气肿。右肺、左肺上叶舌段索条。左肺下叶钙化灶。
诊断与病情评估
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初步综合风险评估:GOLD 2级 D组
治疗方案
SABA+ICS:布地奈德2mg+特布他林5mgBid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
平喘化痰:二羟丙茶碱、乙酰半胱氨酸雾化
抗菌药物:哌拉西林舒巴坦抗感染治疗
住院一周后出院
出院后治疗方案:LABA+ICS:沙美特罗氟替卡松 (50/500) 1 吸 bid
2020年6月15日复查
六分钟步行测试(6 MWT):225 米
mMRC 评分:3 级
CAT 评分:18 分
肺功能检查+流速容量曲线:①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② FEV1 /FVC%: 60.3%;FEV1: 69.2%。
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18ppb。
患者主观表述:气短症状略有缓解。
调整方案
ICS+LABA+LAMA:沙美特罗氟替卡松 (50/500) 1吸/次 Bid +噻托溴铵 1吸 qd
2020年8月15日复查
六分钟步行测试(6 MWT):240米
mMRC 评分:3 级
CAT 评分:16分
肺功能检查+流速容量曲线:①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② FEV1 /FVC%: 62.1%;FEV1: 67.3%。
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12ppb
患者仍觉气短,尤其是在活动后。仍有咳嗽,干咳为主。
2月后,即10月15日,患者未来就诊,电话随访,患者自述气短症状较前好转。
小结
慢阻肺患者发病风险、病情严重程度、症状、EOS 水平等的综合评估结果不同,治疗方案也不同,因此慢阻肺的治疗更需个体化。
1. 多次住院及反复加重史、气流受限程度、高水平 EOS、CAT 评分高的患者更需要 ICS 联合 LABA 治疗,降低急性加重风险。
2. 随访治疗方案更应结合患者症状和急性发作史,不依赖患者初始治疗的 ABCD 组别。
专家点评
慢阻肺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是一个很好的方向,炎症是慢阻肺病程中重要的一环,是否应用、如何应用ICS需要根据患者个体化制定。ICS在治疗中的地位不容忽视。慢阻肺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肺功能改善是缓慢进行的。早防早治是以后慢阻肺治疗的方向,可以让患者有所获益,建议患者在分组为C组时即可开始三联治疗,以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控制病情进展。
中华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呼吸学会委员朱宝玉教授
来源:幸福呼吸 病例提供者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王晓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