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问:重症监护病房(ICU)内不同的患者使用替考拉宁,应该如何调整剂量?
佘丹阳教授:
替考拉宁是高血浆蛋白结合率的药物,如果起始剂量不足,将延长药物的临床起效时间。国外研究显示,ICU中组织水肿较严重的重症患者,使用替考拉宁这类高血浆蛋白结合率的药物,分布容积非常大,如果按照常规的剂量使用,不予起始负荷剂量,可能要连续使用10天才能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
2016年由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教授牵头撰写的《替考拉宁临床应用剂量专家共识》中明确指出,起始负荷剂量(6mg/kg,1次/12h,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3次)能使多数患者达到治疗需要的相关谷浓度(≥10mg/L),较高的负荷剂量(12mg/kg,1次/12h,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3次)则可快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
替考拉宁有较高的血浆蛋白结合率,负荷剂量药物进入体内与血浆蛋白结合后,并没有较多的游离性药物,不会加重不良反应,后期给予的维持剂量是决定血药浓度的关键。如果患者的脏器功能有问题,负荷剂量可以不作调整,而维持剂量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因此,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以不调整负荷剂量,但应该调整维持剂量。
对于脏器功能不全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例如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或体外膜氧合(ECOM)治疗时,建议使用治疗药物监测(TDM)血药浓度,结合临床指标确定药物有效治疗浓度范围,以确保适当的药物剂量,避免药物毒副反应,提高药物疗效。轻症感染的理想峰浓度维持在10μg·ml-1,中重度感染的理想峰浓度维持在15~20μg·ml-1。
指导专家: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内科 佘丹阳教授
以下精彩问答在持续更新中,敬请期待!
点击下图,查看既往精彩问答梳理,都是干货哦~
获取所有直播链接
免费干货定期分享
享优先解答——
保存图片-微信扫码
欢迎加入“感”问“感”答交流群!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