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不要忽视!45岁以下的青年人心梗,做好预防仍是关键

2025-03-07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原创


前几天分享了37岁小伙历经2次心梗,并做了2次支架置入手术的病例(点击阅读:心肌梗死后再次冠脉PCI术,37岁小伙的心脏还能康复吗?提到急性心肌梗死(AMI),很多人还秉持着老观念,认为这是老年人的“专属疾病”。但近年来,年轻患者的比例正在逐步上升。


北京安贞医院一项调查显示,2007年至2017年45岁以下冠心病患者总数逐年增加,2017年相比十年前总数增长2倍下图)。作为一种危及生命的心血管急症,急性心肌梗死不再是年长者的“专利”,年轻人也需要引起重视。中国AMI注册数据库显示,心肌梗死患者中约 8.5% 的人群年龄在45岁以下。


图片




青年AMI存在诸多危险因素



传统危险因素包括男性、高血压、吸烟、肥胖、高脂血症、冠状动脉疾病家族史等。青年AMI患者中男性占比高达80%。


非传统危险因素包括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通过增加全身炎症反应和交感神经活性、促进氧化应激和内皮功能障碍,导致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进而介导AMI发生。


与青年AMI相关的单基因疾病包括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抗磷脂综合征、遗传性易栓症和其他罕见综合征 。更为复杂的多基因表型及其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认识尚不深入或未被识别,但多基因风险评分仍可能有助于识别青年AMI风险人群。


Originoo_62498_76530141_l.jpg



青年AMI分为三类


青年AMI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AMI、非动脉粥样硬化性AMI和血栓栓塞性AMI。


image.png

整理自《青年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专家建议》



青年AMI,预防仍是关键


误诊或漏诊是影响青年AMI结局的重要因素。尽管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近年来取得了巨大进步,但预防依然是关键。年轻人需要改变“不可能是我”的心态,正视心血管疾病的威胁。从健康生活方式做起,警惕危险信号,积极管理风险因素,才能防患于未然。以下9条健康生活建议,看看你做到没。



1.健康饮食

控制脂肪、盐和糖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选择优质蛋白质如鱼类和豆类。


2.规律运动

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或游泳。


3.戒烟限酒

吸烟是心梗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年轻人应远离烟草,并限制饮酒量。


4.控制体重

确保BMI小于24,腰围男性小于90 cm,女性小于85 cm。积极控制体重对于血压血糖也有积极缓解作用。


5.管理压力

学会放松,避免过度加班,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或专业帮助。


6.健康睡眠

确保每天睡眠时长在7~8小时。


7.定期体检

年轻人也需要关注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人群。


8.控制危险因素

对于血压血糖血脂异常指标应及时用药干预,如有疑虑应及时咨询医生。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是基本目标,空腹血糖应低于6.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建议7%以下,健康人群的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应小于2.6 mmol/L。


9. 警惕异常信号

若有胸痛、气短等异常症状,切勿拖延,应及时就医。




综合整理自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北京安贞医院订阅号、《青年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专家建议》


往期回顾
1
马长生教授接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附第十二届委员会完整名单】
2
房颤合并心衰患者,消融术后的心脏康复之路
3
喝咖啡的最佳时间来了!哈佛大学最新,这个点之前喝,心脏更健康,寿命更长
4
全球第二例猪心移植患者死亡!异种移植还面临哪些生死考验?
5
药物一点通丨调血脂药——洛伐他汀及同类药
6
BMI不再是唯一标准!【临床肥胖】和【亚临床肥胖】定义更新
7
血压忽高忽低?了解一下测血压的常见误区
8
保健品辅酶Q10能代替心衰药物治疗吗?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