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新华社点名的“增高针”,是刚需还是智商税?

2022-03-03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资讯
儿科疾病非原创

作者:陕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  孟美黛


新华社曾发布过一篇题为《身高焦虑就打“增高针”?危险!》的文章。

微信图片_20220222142502.png

文章指出,医学上主要用于治疗矮小症的“增高针”,其实就是生长激素

而且专家表示,生长激素有被滥用的苗头,可能会影响使用者健康,导致内分泌紊乱、股骨头滑脱、脊柱侧弯等不良反应,产生健康风险。

父母们也就此事发生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家长不以为然,觉得孩子个头不高,用“增高针”正好可以弥补缺憾;有的家长觉得既然有不良反应,不管孩子是不是矮小症,都不会使用;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外在形象更重要,如果确实有效,打几针也没问题······

“增高针”到底需不需要打?能不能打呢?


什么是“增高针”?


“增高针”其实就是注射生长激素。目前,临床常用药物为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包括粉针、水针和长效剂型。

微信图片_20220222101603.png

相比粉针剂,水针剂和长效剂型在生物活性、稳定性、安全性和方便程度等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长效剂型实现了一周注射一次,在患者的依从性上有明显优势,但价格相对较高,且不在医保范畴。粉针剂和水针剂只有在局部地区被纳入医保乙类,但报销的适应证仅限于原发性矮小症患者。

微信图片_20220222101607.png


哪些人需要打“增高针”?


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是治疗不同原因造成的生长激素缺乏性矮小症的理想药物,其适应证包括垂体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小症、特纳氏综合征等。治疗前要做好相应的检查,根据患儿的检查结果进行全面分析,选择治疗最佳时机(3~10岁孩子骨骺还未闭合时),既能获得较理想的疗效,又能节省治疗费用。一般治疗第一年身高增长可达8~12cm,个别可达15cm以上。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对于身材矮小的儿童,必须进行儿童骨龄、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等检查,还需要排除各种疾病,才能决定是否适合使用生长激素治疗。对确实患有矮小症的儿童,生长激素是目前认为的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在最佳的治疗时机通过药物来干预,会一定程度上促进孩子生长,但一定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并配合医生的随访。


孩子不是矮小症患者,可以打“增高针”吗?


生长激素治疗矮小症儿童通常是有效且安全的,但也有一些不良反应。研究显示,注射生长激素可能会发生良性颅高压、甲状腺功能低下、影响糖代谢等,建议由儿科内分泌学家与儿科医生或初级保健医生合作进行仔细随访。

有医生认为,给不需要补充生长激素的孩子注射生长激素,可能造成内分泌紊乱、血糖升高、股骨头滑脱、脊柱侧弯、肢端肥大症等健康风险。

2022-02-22_101615.jpg

家长们要明白,“个子矮小”不一定是病,别总想着打破身高“天花板”,面对“定制身高”之类的忽悠,一定要擦亮眼睛,需谨防被不良商家利用,到头来交了“智商税”,又给孩子身体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来源:药葫芦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