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自然·医学》:GLP-1受体激动剂重大里程碑!全球首个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早期临床数据公布,能控糖+减重丨临床大发现

2021-06-30作者:壹声资讯
糖尿病肥胖症非原创


新型的糖尿病治疗药物GLP-1受体激动剂,又迎来一个里程碑时刻。


近日,由Aditi R. Saxena领衔的研究团队,在《自然·医学》杂志发表全球首个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danuglipron)的重要临床研究数据。


研究结果表明, danuglipron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T2DM)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HbA1c水平,同时减轻体重,且该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均较好。该研究进一步为临床上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用于T2DM治疗提供依据。


1.jpg


据估计,全球当前有超过4.6亿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30年糖尿病患者人数将超过5.7亿。而在这些人群中,约有90%的患者被诊断为T2DM。虽然T2DM有有效的治疗方式,但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仍然不高。在美国,只有大约50%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低于治疗目标。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是新型的糖尿病治疗药物。GLP-1受体激活能够刺激胰岛素释放,并且能以葡萄糖依赖性方式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还能延缓胃排空、增加饱腹感、减少食物摄入,从而发挥降低血糖和减重的作用。


尽管有几种GLP-1受体激动剂药物在临床上已批准用于T2DM的治疗,但目前上市药物的局限性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多数GLP-1受体激动剂为注射剂型的肽类药物,而患者对注射剂药物依从性差,更偏爱口服剂型。


2019年,全球首个口服肽类GLP-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被批准用于T2DM的治疗,该药物是目前唯一上市的GLP-1类似物口服制剂。但该药物需与胃吸收增强剂联用,且需至少在餐前30分钟以前服用,才能保证足够的药效。因此,寻找口服有效、吸收率高的小分子GLP-1类药物对于T2DM的治疗尤为重要。


danuglipron(PF-06882961)是一款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


在开展临床研究前,研究人员首先在动物模型上验证danuglipron的体内效应。由于danuglipron只能选择性激活灵长目动物和人类的GLP-1受体,研究人员构建了人源化GLP-1受体敲入的小鼠模型。


结果显示,与野生鼠相比,danuglipron在人源化小鼠中显著提高糖耐量,增加胰岛素水平,同时减少食物摄入,这与注射肽类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的作用一致


由此,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安慰剂对照、随机、双盲、多次递增剂量的1期临床研究(NCT03538743)。该研究共纳入98名服用二甲双胍的T2DM患者,并将他们随机分为接受多次递增剂量或安慰剂治疗28天的9个队列。


2.jpg

试验设计


该研究的主要终点为不良事件、安全性实验室检查、生命体征和12导联心电图的评估。


研究结果显示,84.7%受试者出现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TEAE)。在这些不良事件中,大多数(92.2%)的TEAE为轻微的,最常见的TEAE均为消化道症状,包括恶心(49.0%)、消化不良(32.7%)、呕吐(26.5%)、腹泻(24.5%)。


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使用danuglipron治疗的第28天,心率通常会增加,但并没有心率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也没有患者的心率超过120次/分。各组的心电图结果并无临床上的显著差异。


与安慰剂组相比,使用danuglipron治疗第28天时,收缩压略有下降,舒张压变化相似。此外,各组均无持续性低血糖发生


在药效上,与安慰剂组相比,使用danuglipron治疗28天时,患者出现显著的平均日间血糖(MDG)降低,且使用方式为70 mg BID(每日两次)和120 mg BID的患者MDG降低最为显著。


尽管各组基线MDG不同,所有使用danuglipron组在第14天时平均MDG≤149.2mg/dl,在第28天时平均MDG≤141.5mg/dl。其中danuglipron使用计剂量为70 mg BID、120 mg BID、120 mg BID ST(缓慢滴注)和120 mg QD(每日一次)的患者血糖降低最显著,在第28天时平均MDG≤120mg/dl


3.jpg

与安慰剂相比,danuglipron显著降低T2DM患者平均日间血糖


其他药效学指标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使用danuglipron呈剂量反应性地降低空腹血糖(FPG),且在所有受试者中无FPG≤70mg/dl的低血糖事件发生。此外,使用danuglipron治疗也能显著降低餐后血糖水平。在胰岛素敏感性方面,与安慰剂相比,使用70 mg BID 和120 mg BID受试对象胰岛素敏感性显著提高。


与安慰剂组相比,使用danuglipron治疗28天时,70 mg BID, 120 mg BID, 120 mg BID ST, 120 mg QD和200-mg QD CR(控释)能显著降低患者体重


此外,所有danuglipron治疗组HbA1c水平均显著降低


综合上述结果,与注射用肽类GLP-1受体激动剂药效一致,口服danuglipron能显著降低T2DM的空腹和餐后血糖和HbA1c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还能发挥减重作用,并且该药物总体而言安全、耐受。


4.jpg

对体重和HbA1c水平的影响


回顾GLP-1受体激动剂治疗T2DM的重大历史,一次次的临床突破实在振奋人心。


早在1987年GLP-1就已被发现,但直到1993年GLP-1才首次被发现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然而,在当时GLP-1的临床应用受到极大限制,其原因为GLP-1能被DPP-4蛋白酶迅速降解,其半衰期只有大约2分钟


直至exendin-4被发现,该肽类也能激动GLP-1受体,但能抵抗DPP-4的降解,打开了皮下注射GLP-1受体激动剂治疗T2DM的新局面。2005年,短效GLP-1类似物被批准用于临床。


再到2009年,长效GLP-1类似物被批准用于临床,该药物半衰期为1周,能维持长期的GLP-1受体激活,对空腹血糖降低效果更显著,且极大减少患者皮下注射次数。


2019年,口服GLP-1类似物迎来重大突破。首个口服肽类GLP-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被批准用于糖尿病治疗,但该药物需要与胃吸收增强剂联用,且需要该药物在餐前至少30分钟前服用,才可以维持有效吸收剂量。


到当前,danuglipron的1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该药物降低血糖、减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danuglipron的潜在优势在于:①有效控制血糖和体重;②耐受性和安全性与肽类GLP-1受体激动剂类似;③不同于口服大分子GLP-1类似物,不受食物或剂量限制。


5.jpg


GLP-1类似物治疗糖尿病的重要发现


总之,该研究证实了danuglipron在T2DM患者降低血糖和减轻体重的有效性,并且该小分子药物与肽类GLP-1受体激动剂一致,有着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最后,让我们期待danuglipron早日用于糖尿病和肥胖患者治疗吧!


来源:奇点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