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评论
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本报讯(通讯员孙国根)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高谦教授团队,联合上海市松江区疾控中心及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近期传播”是外来人口结核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提示我国大城市不仅要做好外来人口入职体检等早期筛查工作,也必须重视外来人口患者的早期发现和阻断传播工作。论文4月19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感染病学》(Lancet Infect Dis)杂志。
松江区的结核病患者中有75%是外来人口。研究者对该区2009-2015年收集的共1620例培养为阳性的结核菌株进行基因型分析:如两个菌株的基因型相同,称为“传播簇”,提示患者之间存在近期传播;如基因型不同,提示患者为内源性复燃,没有传播关系。研究团队对具有相同基因型且至少涉及3个患者的传播簇(共218株)菌株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松江区的结核病传播不仅发生在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内部,在外来与本地人口之间也有传播,且患者报告住址的地理空间距离每减少1公里,发生“近期传播”的风险增加10%。
此外,外来人口和本市人口的相互传播多发生在人群密集的地区(如松江市区),该结果提示结核病的传播很多是偶然接触导致的,而并不需要长时间的密切接触才能传播。
《中国医学论坛报》2018年4月26日A2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