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新闻速递】取栓失败后立即显微外科血栓切除术或搭桥术?

2023-11-20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非原创

重磅活动,免费报名,点击进入:

36afac7dc884805862e3c2adc23b892.jpg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杨中华


2015年,机械性血栓切除术(mechanical thrombectomy,MT)已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伴突发大血管闭塞(emergent large vessel occlusion,ELVO)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然而,仍有11%~29%的患者未达到再通,MT后TICI评分为0~1。



当MT失败后,可以考虑颅内支架植入。以前的研究显示支架直接颅内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direct intracranial percutaneous balloon angioplasty with stenting)的再通率很高。然而,MT失败后经过挽救性介入手术,仍然有高达30%的患者未能再通。总体来看,依赖于不同中心血管内治疗的经验,3%~9%的患者预期无法达到再通。持续ELVO是不良临床结局的预测因子。



显微外科干预(Microsurgical intervention,MSI)可以为前循环ELVO的再通提供两个(或联合)主要方法:

1.显微外科血栓切除术(microsurgical embolectomy,MSE)进行血管直接再通治疗;

2.颅外-颅内(extracranial–intracranial,EC–IC)搭桥手术



MSE的优点在于,穿通动脉段闭塞的患者,MSE具有开通穿通动脉的作用,例如大脑中动脉(MCA)的M1段(sphenoidal part of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闭塞。1962年Jacobson和Donaghy首次进行了MSE。仅接受MSE治疗的其他小样本研究中,再通率达到91%~100%。



第二种血管成形术是EC-IC搭桥手术。1962年Woringer and Kunlin首次对ICA闭塞的患者进行了这项手术,1967年Yaşargil等对MCA闭塞患者进行了这项手术。对于原位闭塞的患者,颞浅动脉(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作为供血动脉,从闭塞部位的远端为MCA主干或分支供血。目前还没有发现EC-IC搭桥手术对卒中二级预防的价值。EC-IC搭桥比较适宜于预期MRS无效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这样,外科医生采用MSE和EC-IC搭桥紧急外科手术时,应该为不良事件做好准备。



2023年9月,捷克的David Školoudík等在J NeuroIntervent Surg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目的在于检验机械血栓切除术失败的急性症状性MCA闭塞患者紧急进行显微外科干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该研究为2个中心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在第一个中心,再通失败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MCA闭塞患者随机分为显微外科干预组(microsurgical intervention group,MSIG)或对照组1(control group 1,CG1)。在第二个中心,相同患者纳入非外科干预的对照组2。在第一个中心,所有MSIG患者皆接受显微外科血栓切除术和/或EC-IC搭桥术。



手术方法



所有MSI均由一名具有200多次EC-IC搭桥手术经验的血管神经外科医生进行。在所有患者中,我们遵循了“时间就是大脑”的理念,并在没有时间延迟的情况下进行了显微外科干预。当术前图像中检测到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时,外科医生开始对STA进行剥离。STA是EC-IC搭桥术的供体,其质量可以从术前CT扫描中评估。


手术方法根据MCA分叉的位置、闭塞部位和距离外侧裂的深度的不同而不同:眶上外侧开颅术(lateral supraorbital craniotomy)、翼点开颅术(terional craniotomy)或眉弓切口(eyebrow incision)。检查MCA的M1和M2段。只要可行,就对闭塞的血管进行MSE。所有M1末端闭塞病例均采用横向动脉切开术(Transverse arteriotomy)。类似地,在M2闭塞的情况下,在分析患者情况后,采取横向或纵向动脉切开术。目的是恢复闭塞部位以及闭塞部位远端其他部位的血流,有利于豆纹穿支动脉再灌注。在栓塞切除术后血流不满意的情况下,进行EC-IC搭桥术。



测量瞬时血流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术,以验证手术过程中的穿支通畅性和血管流量。全身麻醉由专职麻醉师实施。在采用全身麻醉后,避免任何低血压发作。IVT给药后至少1小时检查纤维蛋白原水平,以预测早期纤维蛋白原降解凝血病,并降低手术和术后出血的风险。纤维蛋白原<1 g/L时,补充Haemocomplettan P(CSL Behring GmbH,Marburg,Germany)。缝皮时和IVT后24小时再次送检纤维蛋白原水平。卒中前没有抗血小板药物史的患者中,静脉注射500 mg乙酰水杨酸



结果


共47例患者纳入该研究:第一个中心22例患者(12例为MSIG组,10例为CG1),第二个中心25例患者(CG2)。卒中90天时,MSIG组患者的临床结局更好,mRS 0~2分的比例分别为:MSIG组58.5%(7/12),CG1组为10%(1/10),CG2为12%(3/25)。

最终作者认为,该研究显示显微外科技术的良好结局率为58%。

来源: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

精品专题推荐

d97468435fc827d54b326cb6e0f2b24.jpg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脑血管病专业组专家撰稿,21篇脑梗死临床诊疗干货文章,精准提升脑血管临床诊疗能力!

→点击进入

方.jpg

2023重磅·所有内容12月底下线】北京协和医院朱以诚教授团队撰写临床实用干货,神经科医生必看!

→点击进入

微信截图_20230906151452.png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NICU王芙蓉教授团队撰写实用文章,解析一线临床神经重症处理难点、要点和常见问题!

→点击进入

24134018b379adae33ad946d162765b.png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杨渊教授团队撰写17篇神经心理疾病临床干货文章,神经内科医生需要了解!

→点击进入

微信截图_20230713105729.png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帕金森病专家组倾力打造,2023年度帕金森病规范诊治能力提升培训!

→点击进入

微信截图_20220429110229.png

脑血管病影像读图实战训练,跟随天坛医院放射科沈宓老师,练就影像读图火眼金睛!

→点击进入

微信截图_20230906151452.png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NICU王芙蓉教授团队撰写实用文章,解析一线临床神经重症处理难点、要点和常见问题!

→点击进入


畅销20多年的医学影像品牌图书,汇集七大类480多种经典病例影像资料,轻松读片、准确诊断!

→点击进入

国际经典影像诊断学,从基础解剖到影像解剖和诊断,配图精美,解说翔实,囊括大量累及儿童大脑、颅颈和脊髓的疾病!

→点击进入

神经外科领域国际经典著作,畅销北美20余年,由赵继宗院士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系团队翻译,来自作者多年临床经验积累总结!

→点击进入



相关推荐


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症状加重的识别和处理丨协和神经科基本功第二季


急性缺血性卒中出血转化的评估和治疗原则丨协和神经科基本功第二季


帕金森病的规范性诊断与系统性评估丨帕金森病高质量诊疗2


帕金森病分型和精准治疗丨帕金森病高质量诊疗3


神经内科必会50个知识点!


各种脑干梗死综合征临床解剖及影像


中国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 2022


神经系统经典知识点最全总结|图解


从病例中学习脑出血的定位诊断


肌电图常用参数和临床意义丨协和神经科基本功第二季


神经科常用心理评估量表简介丨17天神经心理疾病诊治突破⑰


【同济神经重症临床干货③】神经重症患者,影像检查注意事项


《CT读片指南》颅脑疾病荐读④:脑干出血、脑出血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