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进展速递丨聚焦PARP抑制剂+免疫治疗在BRCA突变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2020-08-12作者:cmt佳玲资讯
乳腺癌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原创


快速精准地确定患者的遗传背景,并根据突变特征给予适当的方案是个体化治疗的主要目标之一。作为一种为此而诞生的临床试验形式--篮子研究(basket study)根据患者肿瘤中的基因突变,研究相对应的药物应答方案。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联合免疫治疗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近日,为评估在生殖系BRCA1突变或BRCA2突变转移性乳腺癌中,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Olaparib)和PD-L1德瓦鲁单抗(Durvalumab)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美国学者进行了一项相关的篮子研究。

 

研究详情

此项研究包含四个初试研究队列的患者,包括:①生殖系BRCA突变的转移性乳腺癌;②生殖系BRCA突变的转移性卵巢癌;③转移性胃癌;④复发的小细胞肺癌。此次报告的相关内容集中于乳腺癌患者的队列研究。

 

入组患者来自英国、美国、以色列、法国、瑞士和韩国的14个医学中心,均为成年患者(≥18岁或韩国≥19岁)。这些患者均为经组织学证实、HER2阴性、具有进展性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并且具有至少一种生殖系突变(BRCA1突变和/或BRCA2突变)。所有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均未接受过超过两次的化疗(接受过一次、两次或未接受过化疗)。

 

所有入组患者于第一个月(1~4周)口服奥拉帕利,每日两次,每次300 mg。随后在每日口服奥拉帕利两次,每次300 mg的基础上,每隔4周静脉输注德瓦鲁单抗1.5 g,直至疾病进展。

 

在此项研究中,研究者观察用药的安全性、患者的耐受性以及12周时的疾病控制率(DCR)。对接受过一次或两次化疗的患者进行安全性分析,并在完整的分析集中进行药效活性分析(符合研究标准且接受过一次或两次化疗的患者)。


研究结果

 

2016年6月14日至2017年5月2日,入组了34例患者并进行安全性分析。在此期间,11例(32%)患者进展至3级或以上的不良事件(AE),包括贫血[4例(12%)]、中性粒细胞减少[3例(9%)]和胰腺炎[2例(6%)]。3例(9%)患者因AE而停止用药,同时,4例(12%)患者共经历6次严重不良事件(SAE)。整个研究过程中,未出现与治疗有关的死亡病例。


在30例符合药效活性分析条件的患者中,24例[80%;90%可信区间(Cl),(64.3%~90.9%)]在12周时疾病得到控制。


研究结论

 1. 奥拉帕利和德瓦鲁单抗的联合用药具有预期的抗肿瘤活性;


2. 奥拉帕利和德瓦鲁单抗的联合用药的安全性与以前和各自的单药疗法研究中观察到的结果相似。


3. 当然,为确定有效治疗的预测因素,以及确定与单药相比,额外加入是否能改善长期的临床预后,还需要进一步在随机临床研究中予以证实。



小编Tips

2018年,以PD-1/PD-L1 通路为免疫负调节的抑制靶点的免疫疗法,使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庶佑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殊荣----由此,癌症免疫疗法进入新的历史篇章,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探索与应用也不断深入,本项研究就是其中明确的示例。

 

从前文中我们得知,此项研究所依托的MEDIOLA项目中,仍有乳腺癌患者之外的其他三类癌症患者。小编认为,该项目其他类型患者研究也同样值得探讨,小编也会持续关注,争取最及时地更新给各位读者后续的研究进展。


原文链接


编译 中国医学论坛报 王淳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