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CSA&TISC 2023】吴波教授:卒中后不同时间窗的炎性反应及临床解读

2023-06-24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原创
进入CSA&TISC 2023专题

58afff4de382e5394cd21f8a84a3245.png

作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  吴波

 

脑卒中全球疾病负担重,在国内已成为致死致残的首位疾病。卒中发生时的血流障碍会导致包括细胞能量衰竭、线粒体紊乱、兴奋性毒性、自由基释放损伤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其中炎症反应是重要机制之一,伴随疾病发生全过程。结合疾病临床进程,我们对卒中后不同时间窗的炎性反应、临床意义及可能的管理手段进行简要梳理。 


01
急性期(数周)

卒中发生的初期,即数秒至数分钟时间内,损伤的神经细胞释放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nger-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启动固有免疫应答,即中枢神经系统固有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发生形态改变,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等细胞因子,促进炎症发生;内皮细胞活化、血小板失调:分泌促炎促凝因子、黏附分子,形成血栓,破坏血脑屏障,促进外周白细胞向中枢迁移;外周免疫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募集:分泌促炎因子、活性氧、基质金属蛋白酶等,加重炎症进程。接下来的数天至数周,死亡细胞抗原入血,淋巴细胞通过抗原识别,启动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炎性反应。


卒中发生后,儿茶酚胺、糖皮质激素释放,使得淋巴细胞功能受损、免疫抑制,容易发生外周感染,出现卒中后肺炎、尿路感染等临床表现。而外周感染所致白介素-1(interleukin 1,IL-1)、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上升,可继发凝血-纤溶系统失衡、血小板聚集、内皮损伤,从而诱发、加重中枢神经系统卒中病情。


该阶段炎性反应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无效再通的原因之一,同时,也与病情严重程度、功能预后等密切相关。


炎症的治疗以免疫机制为基础,包括调控免疫细胞极化、调控炎症介质释放和发挥效应、通过抑制白细胞浸润对整体免疫情况进行干预,以及干细胞治疗等新型治疗手段。但免疫治疗相关研究大多处于临床前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验证。既往大型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芬戈莫德和依达拉奉右崁醇具有改善侧支血流、神经功能及预后的治疗潜力。

 

02
亚急性期(数月)

随时间推移,B淋巴细胞相关的特异性免疫逐渐发挥效应,成为亚急性期主要免疫形式。无论是细胞表型还是细胞因子,由早期“促炎损伤”向“神经保护”转变,发挥炎症病灶限制、神经重塑的作用。

 

03
慢性期(数年)

尽管目前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发现,卒中后认知下降、情绪障碍、疲倦感等长期后遗症状与IL-10水平低、Th17/Treg细胞比值高等因素密切相关,慢性期B淋巴细胞参与自身免疫反应,也可能发挥促炎的作用。


合并的高血压、糖尿病等卒中危险因素可引起低强度炎症背景,造成内皮损伤、活性氧片段形成,DAMPs释放,炎症通路激活,炎症介质分泌,使得血管内血栓形成、神经血管单元功能障碍,是卒中复发的潜在原因。管理好危险因素是卒中二级预防重点。然而,近期研究显示,在管理和消除已知危险因素后,仍存在卒中复发或不良预后风险,即残余风险。基线炎症及胆固醇水平是卒中残余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残余炎症风险(基线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3mg/L)可预测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卒中复发及不良预后。三项大型随机对照试验(PROMINENT、REDUCE-IT、STRENGTH)联合分析结果显示:降脂联合抗炎治疗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相关风险有效防治手段。来自稳定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的抗炎经验提示,卡纳单抗、秋水仙碱或可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总的来说,炎性反应贯穿卒中发生发展全过程,与急性期病情严重程度、远期预后等密切相关。在有效管理已经危险因素基础上,炎症调控或能成为卒中的有效防治手段。


微信图片_20230624114517.jpg

6月23日,吴波教授在中国卒中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暨天坛脑血管病会议2023(CSA&TISC 2023)“卒中复发残余炎症风险:机制和对策Ⅰ”论坛进行“卒中后不同时间窗的炎性反应及临床解读”的报告。



精品专题推荐

d97468435fc827d54b326cb6e0f2b24.jpg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脑血管病专业组专家撰稿,21篇脑梗死临床诊疗干货文章,精准提升脑血管临床诊疗能力!

→点击进入

24134018b379adae33ad946d162765b.png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杨渊教授团队撰写17篇神经心理疾病临床干货文章,神经内科医生需要了解!

→点击进入

微信截图_20230530160552.png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程忻教授团队亲赴德国慕尼黑,带回ESOC 2023独家报道,解析20余项大会重磅研究!

→点击进入


相关推荐


急性卒中处置流程【国家卫健委版】

超详细的大脑解剖

短暂发作的眩晕:不要漏诊这个病!

病例分享 | 轻型卒中患者的超早期快速溶栓

超美的头颅MR矢状位手绘解剖,让你爱上影像学

《CT读片指南》颅脑疾病荐读①:颅脑CT正常解剖

脑出血后脑水肿如何处理?|临床实践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共识导读

基底节区和丘脑(中央灰质)的双侧病变-图解回顾

NEJM:阿司匹林有没有预防静脉血栓的作用?

Stroke:脑出血后重启抗血小板治疗的时机

复发性面瘫!这个病不简单丨疑难探究

轻型卒中,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洞察秋毫、知药善用—常用抗抑郁药的特点丨17天神经心理疾病诊治突破⑫

阿尔兹海默病:有个黄金干预窗口期!

神经影像解剖及血供范围分布图-颅脑CT【轴位】
神经影像解剖及血供范围分布图-颅脑CT/MR【矢状位】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