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肝”愿为你丨匡铭教授:mVI不仅可“瞻前”也可“顾后”,肝癌系统化治疗也应遵循精准医学理念

2020-05-20作者:商务发展中心二中心-刘娟资讯
肝癌

导语:原发性肝癌是我国高发、且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全国每年新发病例约46万,占全世界病例的50%以上。随着我国学者在肝癌领域的不断探索,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探索的不断深入,目前肝癌领域的一线、二线治疗模式愈发成熟,国家层面也推出了诸多抗肿瘤治疗的利好政策,意在携手肿瘤学专家学者,进一步推动我国肝癌领域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有效的治疗。

值此全国万众一心抗疫之时,本报特别策划“‘肝’愿为你”系列专访,邀请肝癌领域的专家学者,关爱特殊时期肝癌患者的合理治疗,梳理肝癌领域的前沿进展,共话肝癌的规范化治疗。本期为大家呈现的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匡铭教授的专访,供各位临床医生学习、交流。


局部联合全身治疗可使肝癌患者获益更多


问:目前,综合治疗模式已逐渐成为肝癌治疗领域的共识,在这一治疗模式下,您认为全身治疗、局部治疗等手段应当如何结合?

匡铭教授:以往肝癌多采取单一治疗模式,可手术者手术治疗,无法手术患者则多采取介入治疗。随着对肝癌生物学特性更深的理解,以及相关临床研究的逐步深入,目前国内外学术界认为,综合治疗较其他治疗方法可使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更高的生活质量及更轻微的并发症。肝癌实际上是个全身性疾病,早期肝癌切除后辅助使用全身疗法如靶向疗法可能有助于降低复发率;而对进展期肝癌行局部疗法降低肿瘤负荷可以提高全身疗法的效果。综合治疗的关键是个体化精准治疗,即对合适的病人在适当的时间进行合理的治疗。举例而言,2015年全球STORM研究显示肝癌手术切除后使用索拉非尼未能降低术后复发率,而2019年ESMO亚洲年会上公布的我国学者开展的荟萃分析显示,伴有微血管癌栓(mVI)或门静脉癌栓(PVTT)的肝癌患者术后应用索拉非尼获益显著。这说明,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的精准结合是目前学界达成共识的最合理有效的治疗方式。


mVI不仅可“瞻前”也可“顾后”


问:您的团队在mVI的术前影像学预测和以mVI为临床观察指标,指导中期复发肝癌的综合治疗方面展开了诸多探索,可否请您介绍一下相关研究的开展情况,其结果对临床实践有哪些指导意义?

匡铭教授:mVI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以往都是在切除的病理标本检查中发现mVI,而能否在术前发现是否存在mVI对于指导合理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中心研究发现,将术前核磁、CT以及超声等影像信息与病理结果有效衔接的影像组学技术可建立预测mVI模型,将这一模型用于术前评估可直接影响手术治疗计划,指导外科医生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目前,本中心正在进一步探索将人工智能技术预测mVI的新模型,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建立更加高效与快速的预测模型。

对mVI的观察评估除了有助于指导手术方案外,还有助于为术后复发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例如,对于术后复发且mVI阴性患者,再次手术切除或消融病灶可为患者带来获益;对于术后复发且mVI阳性患者,再次手术切除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疗效相差无几。对于部分伴mVI肝癌患者,TACE联合索拉非尼的疗效较单独TACE治疗疗效更好。凡此总总均意味着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的mVI是否阳性对其后续治疗方案进行合理整合,采用患者获益最大的综合治疗方案控制病情,最大限度延长患者生存期。


肝癌系统化治疗也应遵循精准医学理念


问:去年更新的2019诊疗规范中对于一线索拉非尼、二线瑞戈非尼都给予了推荐,您认为在临床实践中该如何践行规范,更好地开展一线加二线的治疗模式?

匡铭教授:2015年STORM研究的阴性结果提醒广大学者:不同的治疗方案要针对合适的患者展开。对于mVI阳性的肝癌术后患者应用索拉非尼可明显获益。本中心一项研究也表明,对研究队列中37%的VEGFR2表达阳性患者来说,索拉非尼单药治疗效果显著,联合治疗效果更佳。总之,对于索拉非尼、瑞戈非尼等靶向药物来说,只有在精准医学理念指导下,依据肿瘤特点结合患者临床与影像数据的分析,将不同治疗方案进行合理组合,才能真正做到延长患者生存期。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