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及来源:张心怡, 陈楚歆, 董建宇, 张宁, 王春雪. 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睡眠紊乱与非药物治疗[J]. 中国卒中杂志, 2023, 18(05): 601-609.
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BT-I)是失眠患者首选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其治疗内容主要包括放松疗法、睡眠限制、刺激控制及认知策略。目前,更加灵活方便、基于网络的CBT-I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这种基于网络、可在计算机和手机等电子设备上进行的治疗也称为“数字治疗”或“数字药物”。
目前有关CBT-I对VCI患者睡眠紊乱疗效的研究较少,未来可以有更多研究探索CBT-I对VCI患者睡眠乃至认知功能的治疗效果,为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证据。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是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可显著提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的日间活力,减少其嗜睡,并改善疲劳及抑郁情绪。
对于合并OSA的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CPAP或许是较为理想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但其对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仍需要样本量更大、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确定。
光照疗法通过人为调控光暴露来影响患者的昼夜节律从而改善其睡眠。对于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对于睡眠-觉醒紊乱的认知障碍患者,光疗也同样显示出了一定的疗效。
未来需要更多大样本的针对VCI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明确光照治疗对这一人群的疗效及有效“剂量”,即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和疗程,从而确定理想的光照治疗方案。
迷走神经对睡眠、情绪有影响,通过刺激迷走神经来调节睡眠已经作为一种治疗失眠的方法而被广泛研究,耳迷走神经刺激是新型的非侵入性迷走神经刺激方式,具有与植入式刺激同样的效果,且更简单方便,不良反应较少。
迷走神经刺激对睡眠及VCI认知方面有积极影响,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尚未阐明,且缺乏对VCI患者睡眠影响的研究,仍需要更多针对这类群体的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明确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对VCI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
经颅磁/电刺激是一种通过刺激相关脑区调控相应神经功能的方法。目前主要的刺激方式为经颅磁刺激及经颅直流电刺激,均为非侵入性刺激方式。
经颅磁刺激对失眠患者睡眠质量有改善作用,且对VCI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有积极作用。未来可进一步探索经颅磁/电刺激对VCI患者睡眠及认知功能的影响,为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更多证据。
体育运动可以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缓解失眠、改善睡眠呼吸暂停及不宁腿综合征等。不同的运动方式对睡眠障碍的影响不同,适合的人群也不同。虽然目前缺少体育运动对伴有睡眠障碍VCI患者疗效的研究,但其在老年认知障碍伴睡眠障碍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已得到研究证实,且其对VCI患者的认知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因此对于伴有睡眠问题的VCI患者,体育运动也值得进一步探索。
目前关于针灸对伴有睡眠障碍VCI患者睡眠方面疗效的研究较少,既往大多数关于针灸对失眠患者疗效的研究缺乏客观睡眠评估,研究中的治疗穴位也各不相同,未来可以有更多针对VCI人群并包含有睡眠监测等技术记录客观睡眠指标的随机对照研究,以提供更充分的临床应用证据,确定更佳的治疗方案。
正念冥想、音乐疗法及芳香疗法对睡眠均有一定的改善效果,且这几种治疗方法具有低成本、易实施的特点。不过,目前鲜有这几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对VCI患者疗效的研究,未来还需要有更多研究来探索其对VCI患者睡眠的影响,以明确其在VC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脑血管病专业组专家撰稿,21篇脑梗死临床诊疗干货文章,精准提升脑血管临床诊疗能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杨渊教授团队撰写17篇神经心理疾病临床干货文章,神经内科医生需要了解!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帕金森病专家组倾力打造,2023年度帕金森病规范诊治能力提升培训!
脑血管病影像读图实战训练,跟随天坛医院放射科沈宓老师,练就影像读图火眼金睛!
【壹生读书月】15天读书挑战圆满结束,快来看看你获得心仪的图书了吗?
洞察秋毫、知药善用—常用抗抑郁药的特点丨17天神经心理疾病诊治突破⑫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