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评论
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一、弹簧圈的基础
材料:最常用的金属是镍钛合金、铂、镍、铱和钨;
解脱方式:游离、电解脱、热解脱、机械解脱;
形态:环状、螺旋状、花瓣形(螺旋形2D、3D最常见);
生物活性圈:PGA、PLGA、PLGA涂层、纤维附着、可膨胀的水凝胶圈(涂层可促血栓形成、增加填塞密度)。
二、弹簧圈的选择
弹簧圈填塞主要分为成篮、填塞、收尾三步,选择弹簧圈应考虑其硬度及结构。弹簧圈栓塞体积比达到30%是预期比较完美的栓塞程度。
成篮:
选择具有3D结构的复杂或球形圈。
稳定形:填塞后保持其轮廓形状;
不稳定形:柔韧性更好,预先轮廓化的3D形状可以调整为不规则的囊。
填塞:
一般选用2D弹簧圈;
向心性填塞/随机分布时,可以选用3D;
靶向性分布,2D“钻空子”能力较强。
三、相关研究及文献结果
3D弹簧圈的远期闭塞率优于2D弹簧圈,复发率较低,可能与填塞密度较高有关;
成篮圈体积在总线圈体积中的百分比(FCP)>32%提示预后较好;
第一枚弹簧圈动脉瘤栓塞体积比(VER)达到17.5%~20%能使VER较高,避免复发。
四、总结
单纯弹簧圈栓塞AN整体复发率在26%左右;
动脉瘤预后和多种因素相关,弹簧圈的结构只是其中一种因素;
成篮圈致栓塞密度较高提示动脉瘤预后较好。
20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