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评论
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15 岁的 1 型糖尿病患者笑笑,1 个月内两次因酮症酸中毒光临我科。出院的那天,孩子的妈妈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和旁边的病友唠叨:也不知道这是怎么了?孩子挺听话的,血糖控制得一直还可以,也不乱吃,怎么这个月两次酸中毒啊?正在查房的医生愣了一下。
是啊,虽说 1 型糖尿病有自发酮症倾向,可这个孩子的酮症酸中毒确实有点可疑。患者住院用的都是医院的胰岛素,难道是家中的胰岛素出了问题?
孩子的妈妈从家里拿来了胰岛素笔,拔开笔帽,从笔中渗出了些许液体。细一检查,笔芯上出现了细细的一道裂缝。胰岛素液顺着裂缝流失不少,笔芯中充斥了许多气体。
真相大白。
在胰岛素注射中有很多细节都会影响注射剂量的准确性。
比如:
胰岛素笔注射后有没有停留 10 秒?
拔针后有没有液体溢出
胰岛素笔芯安装时有没有排气?
有没有因热张冷缩使胰岛素笔芯产生气泡?
预混胰岛素注射前有没有摇匀?
有没有将胰岛素注射到硬结部位?
有没有将笔芯摔裂?
推荐阅读
来源:HAOYISHENG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