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评论
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老年人的视力、听力、记忆等功能下降,可能导致在使用药物时出现失误,且因机体衰老或多种慢性疾病的存在使药物的体内过程复杂化。静脉输液是临床上为患者给药的主要方法之一,虽然具有起效快等优势,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且严重性往往也较高。因此,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人群,静脉用药也更应慎重,应受到更多的药学监护。药学监护要点如下:
1. 评估与确认静脉输液治疗对老年患者的必要性、适宜性。明确应用每种静脉药物的目的,确认采用静脉滴注给药的必要性;掌握与评估患者的用药史、有无特殊禁忌证;有无静脉药物禁忌证或属不适宜预防性用药。
2. 评估静脉药物剂量和基础输液用量对老年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甚至毒性等因素;关注明确与疗效相关的临床检验和实验室检查指标。
3. 评估与掌握所使用的静脉药物的理化特点。滴注使用的各种静脉药物之间有无相互作用、配伍禁忌;评估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对药物治疗的影响。
4. 静脉滴注时应充分评估与考虑老年患者的特点。要尽量减少静脉滴注给药次数和滴注时间,以使老年患者有较多的活动时间,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静脉滴注时要充分考虑老年患者的血管特点,选择最适宜的血管,且要注意静脉穿刺是否损害血管。
5. 评估滴注的静脉药物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防范措施,对患者进行适宜的用药指导。
本文首发于人卫药学 节选自《静脉药物临床应用药学监护》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