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细菌性疾病的目标治疗:主要病原菌的抗菌药物选择

2021-03-27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非原创 感染病原菌抗菌药

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药物,不包括治疗结核病、寄生虫病和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

抗菌药物及作用机制


1.干扰细胞壁合成

人体细胞无细胞壁。

细菌(支原体除外)具有细胞壁,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组成虽有不同,但其主要成分均有肽聚糖。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主要是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共价结合,抑制其转肽酶、内肽酶和羧肽酶的活性后,阻碍肽聚糖的交叉联结,导致细菌细胞壁缺损,丧失屏障作用,使细菌在相对低渗环境中变形、裂解而死亡。


2.损伤细胞膜功能有两种机制:

①某些抗生素分子(如多黏菌素)呈两极性,其亲水性端与细胞膜的蛋白质结合,亲脂性端与细胞膜内磷脂相结合,导致胞膜裂开,胞内成分外漏,细菌死亡;

②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能与真菌细胞膜上的固醇类结合,酮康唑抑制真菌细胞膜中固醇类的生物合成,均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增加。

细菌细胞膜缺乏固醇类,故作用于真菌的药物对细菌无效。


3.抑制蛋白质合成

抗生素多可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其作用部位及作用时段各不相同。氨基糖苷类和四环素类主要作用于细菌核糖体的30S亚单位,氯霉素、红霉素和林可霉素类等则主要作用于50S亚单位,导致细菌蛋白质合成受阻。


4.影响核酸和叶酸代谢

抗生素可通过影响细菌核酸和叶酸代谢发挥抗菌作用。

如利福平特异性地与依赖DNA的RNA聚合酶结合,抑制mRNA的转录。

喹诺酮类药物可抑制细菌DNA旋转酶而抑制细菌繁殖。

磺胺类药物与对氨基苯甲酸(PABA)的化学结构相似,两者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使二氢叶酸合成减少,影响核酸的合成,抑制细菌繁殖。

甲氧苄胺嘧啶(TMP)与二氢叶酸分子中的蝶啶结构相似,能竞争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四氢叶酸的生成受到抑制。因此,TMP与磺胺药合用有协同作用。.


细菌性疾病的目标治疗

细菌性疾病的抗菌药物应用需要有较肯定的临床诊断,最好能有病原微生物的证实。

已明确病原微生物的细菌性疾病,抗菌药物的选择应根据其体外抗菌活性、药动学参数、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应用效果、细菌耐药性以及药物价格等综合考虑,并需考虑患者年龄(如婴幼儿、老人)、孕妇、哺乳期妇女等以及患者的基础疾病和免疫功能等综合考虑。


首发于离床医学公众号

作者:云南省文山州人民医院 黄江义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