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非同日2次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称之为高尿酸血症。血尿酸超过其在血液或组织液中的饱和度可在关节局部形成尿酸钠晶体,并沉积诱发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即痛风。可在肾脏沉积引发急性肾病、慢性间质性肾炎或肾结石称之为尿酸性肾病。
临床上对于需要治疗的高尿酸患者,医生往往会建议先验尿,关注尿pH值结果,让患者用小苏打泡水喝,称为“碱化尿液”,为啥这么做?
01
尿pH是影响尿酸浓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尿酸(2,6,8-三氧嘌呤)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约2/3尿酸通过肾脏排泄,其余由消化道排泄,所以肾脏是尿酸排泄的主要器官,尿酸经肾小球滤过、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分泌和分泌后再吸收,未吸收部分从尿液中排出。
尿酸的浓度取决于尿液pH值、尿量和尿酸量,其中尿液pH值是影响尿酸在尿液中溶解度的最重要的因素。当尿液pH值<5.5时,几乎100%的尿酸是游离的,未被溶解的。相反,在pH为>6.5时,大部分尿酸可被溶解为尿酸阴离子。临床研究也显示,几乎所有的尿酸结石患者都表现为持续性尿低pH值,但是尿酸的量是正常的。
02
碱化尿液辅助降尿酸药物,促进尿酸排泄!
不难看出,尿酸浓度与尿pH值息息相关,这也是医生会建议“碱化尿液”原因,除了上述原因外,碱化尿液也是降尿酸治疗的辅助治疗,在需要治疗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往往需要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主要通过促进肾脏尿酸排泄来发挥作用,应用该药物后尿中的尿酸浓度会增加,如果此时尿液pH值仍低,则会增加尿酸盐结石的风险!
03
碱化尿液需听医生建议,并不是越碱越好
既然尿酸在碱性的环境下能够完全溶解,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要进行尿液的碱化呢?2019年《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建议当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晨尿pH值<6.0尤其是正在服用促尿酸排泄药物时,定期监测晨尿pH值,使晨尿pH值维持在6.2-6.9,以降低尿酸性肾结石的发生风险和利于尿酸性肾结石的溶解。
由此看来,“碱化尿液”并不是越碱越好,因为当尿pH值大于7时,虽然增加了尿中尿酸溶解度但却增加了钙盐结石的发生率,因此不能顾此失彼,增加了其他类型结石的发生风险。
04
碱化尿液需监测血中碳酸氢根浓度
碱化尿液的药物有碳酸氢钠(小苏打)和枸橼酸制剂,前者更为常用,后者不做赘述。小苏打适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在使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过程中还需监测血中碳酸氢根浓度,应该维持在22-26mmol/L。血中碳酸氢根浓度>26mmol/L会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血中碳酸氢根浓度<22mmol/L则增加肾脏疾病的风险。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碱化尿液”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需要,当然也不是越碱越好,治疗过程中仍需监测尿中pH值,同时还需注意一些降尿酸药物如苯溴马隆这类药物,碱化尿液尤为重要,还应多饮水,使降尿酸药物发挥更好的作用!
来源:代谢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