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是指心脏骤停后,引起的脑损伤,心脏损伤,全身其他脏器损伤。心脏骤停后脑损伤是死亡的常见原因,院外死亡率高达68%,院内死亡率也高达23%,心脏骤停意味着脑没有血流,引起脑缺血,脑梗死和大脑微循环障碍。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主要表现有昏迷,抽搐,肌阵挛,脑死亡等。心脏骤停后心功能的损害,心脏骤停会引起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脏骤停还会引起其他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短暂停止,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心跳恢复还会引起全身缺血性再灌注损伤。
近期,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复苏学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急诊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共同制定了《成人心脏骤停后综合征诊断和治疗中国急诊专家共识》,该《共识》是国内首部针对PCAS制定的指南共识性文件,是目前中国急诊心肺复苏领域权威专家们共同智慧的结晶,有助于规范PCAS的诊疗,从而改善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和神经功能预后。其心脏骤停后患者血运重建决策流程图如下:
图1 心脏骤停后患者血运重建决策流程图
PCAS 的集束化治疗推荐意见一览
推荐意见1:PCAS治疗重点在于逆转PCAS的病理生理表现,应进行及时适当的集束化管理。
推荐意见2:如果怀疑OHCA患者CA的原因为心源性,且心电图提示ST段抬高,且排除禁忌证后,必须进行紧急冠状动脉造影。
推荐意见3:心肺复苏后治疗中需要避免并立即纠正低血压(收缩压低于90 mmHg,平均动脉压低于65 mmHg),目标平均动脉压65~80 mmHg为宜,可根据具体病情有所调整。去甲肾上腺素可作为CA后患者的一线血管收缩剂。
推荐意见4:心肺复苏后治疗在药物治疗后仍持续休克的患者,需要考虑使用体外机械循环支持。
推荐意见5:心肺复苏后治疗中PaCO2需要维持在一个正常的生理范围,维持SaO2不低于94%即可,并且需考虑温度校正。
推荐意见6:心肺复苏后治疗中应积极评估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程度,并采用减轻神经功能损伤的联合保护措施。
推荐意见7:CA后ROSC仍然昏迷的患者需进行目标温度管理(TTM)。在TTM中可选择并维持32~36℃中的某一恒定温度。在达到目标温度后温度管理需至少维持24 h。复温时,复温速度维持0.25℃/h直至正常体温,并在复温后继续控制核心体温在37.5℃以下,至少持续72 h,避免体温反弹。不建议在院前常规快速静脉注入冰盐水对ROSC的患者进行降温。
推荐意见8:CA后可考虑使用抗惊厥药物治疗患者癫痫持续状态。
推荐意见9:对于PCAS患者,在院前复苏及复苏后治疗时参附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可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结局。
来源:医格心领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