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脆性糖尿病是指血糖波动极大、血糖极不稳定的一类糖尿病。患者高血糖与低血糖交替出现,血糖增高时容易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血糖降低时又容易出现低血糖甚至低血糖昏迷。脆性糖尿病见于胰岛功能差的糖尿病患者。脆性糖尿病不仅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且对内分泌科医生而言,脆性糖尿病的临床处理也十分棘手,极富挑战,是一个临床难题。下面针对脆性糖尿病总结了一些干货与大家分享。
1
脆性糖尿病的诊断目前没有一个普通认可的标准。如果患者血糖波动大,空腹血糖日差(非同日血糖)波动在5.6 mmol/L以上,血糖日内波动在11.1 mmol/L以上,排除其他原因后一般可以考虑脆性糖尿病的诊断。
2
脆性糖尿病一般有两种临床表现,一是以低血糖为主伴反复严重低血糖发作,二是以高血糖为主伴反复酮症或酮症酸中毒发作。当然也有部分脆性糖尿病低血糖和高血糖混合存在。
3
脆性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差,很多患者的血清C肽水平往往很低,甚至低于正常值下限。因此胰岛功能差是发生脆性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原因。脆性糖尿病多见于1型糖尿病,但胰岛功能差的2型糖尿病也可以表现为脆性糖尿病。
4
反复低血糖发作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做相关检查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功能减退和胰岛素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等内分泌疾病引起的低血糖。
5
脆性糖尿病的治疗首先一定要做好患者的教育和管理,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日常饮食特别是主食量以及每天的运动量尽可能恒定,尽可能减少饮食和运动变化对血糖造成的影响。
6
一定要全面分析脆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谱,从杂乱的血糖谱中找出患者的血糖波动特点。
7
脆性糖尿病除了以胰岛素治疗为主外,一定要加用某些不通过胰岛素机制发挥降糖作用的药物如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即使使用胰岛素泵的患者也要加用口服降糖药物,这样可以明显减少血糖的波动。切记,脆性糖尿病虽然胰岛功能差,但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还是存在的。
8
脆性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剂型的选择十分关键,尽可能选择符合人体胰岛素分泌模式的短效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从目前现有的胰岛素剂型来看,作用时间更快的谷赖胰岛素和作用时间更长更平稳的德谷胰岛素的组合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
9
脆性糖尿病一定要做好自我血糖监测,建议一周中选择2~4天监测全天血糖包括三餐前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和睡前血糖,如果有低血糖发作则随时测血糖。通过全天血糖的监测,可以获得患者血糖谱的特点,这样降糖方案调整就有针对性,效果会更好。让患者每天监测血糖的做法确实可以提供更多信息,但是在住院期间可以实行,出院后患者往往很难做到每天监测血糖。临床实践中,也很少有糖尿病患者能做到每天监测全天血糖。所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血糖监测频率十分关键。但是,如果监测血糖的话,就一定要监测全天血糖。
10
脆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宜过于严格,可以适当放宽,例如空腹血糖控制在8.0 mmol/L左右,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0 mmol/L左右是可以接受的。前提是避免低血糖和酮症或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来源:糖甲大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