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早期诊断麻疹的标志是什么?

2022-01-15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感染非原创


感染学习清单~_02.jpg

点击查看感染学习清单↑↑↑



麻疹临床表现

01
类型

典型麻疹 

即普通型,临床最为常见。典型麻疹的临床经过可分以下几期:

前驱期3 d~4 d,发热,体温达39 ℃~ 40 ℃,流涕、喷嚏、咳嗽、流泪、畏光、结膜炎等,发热2 d~3 d后,口腔颊黏膜粗糙,上有数量不等周围可见红晕的0.5 mm~1 mm灰白色小点,称麻疹黏膜斑(Koplik’s spot,柯氏斑),上下唇黏膜也可见到,是早期诊断麻疹的标志

出疹期多在发热2 d~4 d后出现,持续3 d~5 d,自耳后、发际、 前额、面、颈部开始自上而下波及躯干和四肢手掌足底,疹间皮肤正常,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以后部分融合成暗红色,出疹时体温达到高峰,全身症状加重;

若无并发症,皮疹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进入恢复期,皮疹依出疹顺序逐渐隐退,色变暗,有色素沉着及糠皮样脱屑,1周~2周消退,疹退同时体温也下降到正常。


重型麻疹

持续高热在40 ℃以上,皮疹融合成片,深红色,可见出血性皮疹,病情重且病程长,常伴肺炎、 喉炎或有惊厥、昏迷等脑炎表现。 


轻型麻疹 

临床表现为发热相对轻,多低于39 ℃,热程短于7 d,轻度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及少量皮疹,不留色素沉着或脱屑,口腔麻疹黏膜斑仅见1个~2个或无,全身状况良好。无并发症,病程约1周。多见于6 个月前婴儿或4周内经过被动免疫的患儿,偶见于接种麻疹疫苗后。机理为机体内的抗体不能完全抵御 麻疹病毒的侵袭,但仍有一定的抗病能力,因此病毒在体内只能有限复制。 


02
主要并发症


肺炎 

是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10%左右,多见于出疹期,也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常见于5 岁以下、原有佝偻病和营养不良的小儿。由麻疹病毒引起的肺炎多不严重,但有免疫功能缺陷患者(如 白血病、先天性无球蛋白血症等)发生严重和致死性的巨细胞性肺炎,其临床特征为缺乏皮疹和血清中 不能形成麻疹病毒特异性抗体,其病理变化为间质性肺炎。其他病原所致的继发性肺炎多较为严重,常 见的病原为腺病毒、肺炎球菌、葡萄球菌、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等。


喉炎 

发生率为1%~4%,可以是麻疹病毒本身感染所致,多见于2岁~3岁以下婴幼儿,程度轻者预后较 好,若继发细菌感染则病情加重,常呈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容易气道梗阻,吸气性呼吸困难,胸部 三凹征明显,若不及时处理可窒息。 


中耳炎 

多见于婴幼儿,是继发细菌感染所致,与麻疹病毒无关。  


脑炎 

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麻疹脑炎的发病率约为麻疹病人的1‰。多见于2岁以上儿童,病死率约为15%,病程1周~2周,脑脊液和血中可查到麻疹IgM抗体。30%的存活者有轻重不等的后遗症。在细胞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可发生麻疹病毒包涵体脑炎,疾病呈急性或亚急性的过程。



本文节选自《WS 296—2017 麻疹诊断》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