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JAMA:远隔缺血适应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取得重大进展

2022-10-01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非原创

微信截图_20220829113142.png

点击进入热点活动
协和医院超实用诊疗干货,神经科医师必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杨中华


再灌注治疗,包括静脉溶栓和血管内血栓切除术,已被当前指南推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最有效策略。2012年,估计37%的患者通过静脉溶栓治疗预后良好,2016年的荟萃分析估计,约46%的大动脉闭塞患者在血管内治疗后预后良好。然而,由于治疗时间窗和技术要求限制,只有一小部分人群可以接受再灌注治疗。目前的研究热点是寻找新的神经保护策略,以减少AIS所致残疾。


心肌缺血预适应(myocardial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现象引起了临床前和临床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临床前研究中,远隔缺血适应(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RIC)通过降低脑梗死(reducing brain infarction)和改善神经预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一些临床研究支持RIC的安全性。由于样本量小,RIC的不同,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同,因此缺乏有力证据证明RIC对AIS患者的神经保护作用。在此背景下,设计了一项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以探讨RIC治疗急性中度缺血性卒中的疗效。


2022年8月来自中国北方战区总医院的陈会生教授等在JAMA上公布了RICAMIS试验结果,目的在于评价RIC对急性中等缺血性卒中的疗效。


RICAMIS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盲法终点、随机临床试验,2018年12月26日至2021年1月19日间在中国55家医院进行。纳入了1893例急性中度缺血性卒中患者,最终随访日期为2021年4月19日。


符合条件的患者在症状发作后48小时内随机分配接受RIC治疗(n=922)或仅采用基于指南的治疗策略(n=971)。RIC治疗的方法为:使用充气的电子设备,双上肢袖带充气至200 mmHg,维持5 min,随后放气,持续5 min,5个周期,共10~14天。5个周期的袖带充气5分钟,双侧上肢放气5分钟至200 mmHg),为期10至14天。主要终点为90天时优良功能结局,mRS 0~1。


在随机分组的1893例符合条件的急性中度缺血性卒中患者[平均(SD)年龄,65(10.3)岁;606例女性(34.1%)]中,1776例(93.8%)完成了试验。


在90天时,RIC组582例(67.4%)功能结局优良,对照组为566例(62.0%)[风险,5.4% 95%CI 1.0%~9.9%;OR 1.27 95%CI 1.05~1.54;P=0.02)。RIC组发生任何不良事件的患者比例为6.8%(59/863),对照组为5.6%(51/913)。


最终作者认为,对于急性中度缺血性卒中的成人,与常规治疗相比,远隔缺血性适应治疗可以显著提高90天时神经功能优良的可能性。然而,这些发现只有在另一项试验中得到验证,才能得出该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来源: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


相关链接

神经领域8月热文Top10,一键了解!


心房颤动,何时需要“抗凝血治疗”预防脑卒中?


华法林相关脑出血病例分享


图文解析:颅内感染性疾病


神经领域5月热文Top10,一键了解!

神经领域4月热文Top10,一键了解!


头痛根源之一——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


JAMA N:长期强化降压(<120mmHg)增加脑灌注,而不

是降低脑灌注,特别是心血管病者


【直播回看】周东教授答疑:癫痫患者在减药停药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预测卒中风险,哪个评分更好?


一文了解主观认知下降(SCD)| 临床实践


突然出现一侧肢体活动障碍,是大脑故障还是肢体问题?


Neurology: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的最佳持续时间


ICM:升压药物使用的十大技巧(一)


他汀类与非他汀类药物应用注意事项


症状性三叉神经痛,有什么特点?


下肢无力是为何,山重水尽疑无路!


神经疾病三阶段诊断法和简明诊断图谱【手绘经典版】



微信图片_20220901132547.jp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