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在每日进行内镜检查时,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糜烂,也分不清楚是早癌与否,经常非常苦恼。瞪大眼睛看来看去也不知道哪个是早癌,最后干脆随机活检逮到哪个是哪个。不知道你有没有同样的境遇?
图1 糜烂 肿瘤or非肿瘤?
图2 糜烂 病灶A和B 肿瘤or非肿瘤?
当发现胃凹陷性病灶时,主要是通过白光、色素、NBI放大胃镜进行鉴别。
1、白光观察:主要观察病灶的颜色、凹陷的边缘。当出现边界清楚、边缘不规则的凹陷病灶时要高度怀疑癌。凹陷分为发红和褪色两种凹陷。当出现边界不清楚或者边界清楚或边界整体规则的发红凹陷时多为糜烂或者肠化。当在胃底腺区域出现褪色病灶时,如果边界清楚多怀疑是未分化癌,边界不清楚多为局灶萎缩或者MALT淋巴瘤。
2、色素内镜检查:胃内色素内镜检查最常用的方法是靛胭脂喷洒。主要用于评估凹陷的边界和表面构造。当出现凹陷的边界清晰、表面构造破坏时要高度怀疑癌。
3、NBI放大内镜:主要观察凹陷病灶的边界及表面构造。表面构造主要分为绒毛和小凹样构造。如果看到绒毛或小凹构造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晰时要高度怀疑癌;反之如果看不到上述结构则怀疑糜烂、肠化、局灶萎缩、MALT等非肿瘤病变。
图1A 胃体下部小弯可见发红凹陷病灶,边界清晰且不规则,怀疑0-Ⅱc型早期胃癌
图1B 白光内镜:胃体下部小弯可见发红凹陷病灶,边界清晰且不规则,怀疑0-Ⅱc型早期胃癌
图1C 靛胭脂染色:凹陷内病灶不着色,边界清晰,不规则,考虑0-Ⅱ型早期胃癌。
图1D 靛胭脂染色:凹陷内病灶不着色,边界清晰,不规则,考虑0-Ⅱ型早期胃癌。
图1E NBI+ME:表面构造呈绒毛样,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晰,诊断为0-Ⅱc早期胃癌,分化程度:高分化腺癌,深度:黏膜内。活检病理:高分化腺癌。
图2A 病灶A 胃窦前壁发红凹陷病灶,边界线清晰且不规则;病灶B胃窦大弯侧发红凹陷病灶,边界线清晰且规则。
病灶A
图2B 病灶A白光远景:发红凹陷病灶,边界线清晰且不规则,(肛侧清晰,口侧端欠清晰,整体边界尚清晰)
图2B 病灶A白光近景:发红凹陷病灶,边界线清晰且不规则,周边反应隆起,断崖征(+)
图2B 病灶A白光+放大近景:发红凹陷病灶,边界线清晰且不规则,断崖征(+)
图2C 病灶A靛胭脂染色:边界线清晰且不规则,凹陷内病灶腺管拉长、大小、形态不一,考虑0-Ⅱc早期胃癌,未分化型 ,浸润深度黏膜内。
图2D 病灶ANBI远景:病灶边界线清晰
图2D 病灶ANBI近景:病灶边界线清晰 ,病灶背景色褐色。
图2D 病灶A NBI+ME:病灶边界线清晰且不规则,表面构造呈绒毛状,腺管拉长、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部分MS不清楚,内镜诊断为0-Ⅱc型早期胃癌,未分化,黏膜内。
图2D 病灶A NBI+ME:病灶边界线清晰且不规则,表面构造呈绒毛状,腺管拉长、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部分MS不清楚,内镜诊断为0-Ⅱc型早期胃癌,未分化,黏膜内。
图2E 病灶A 病理(HE):印戒细胞癌(6mm),黏膜内。
图2E 病灶A免疫组化:CK8-18 印戒细胞癌 。(152 Hospital)
病灶B
病灶B 白光近景:发红凹陷病灶,边界线清晰,但规则,考虑炎症。
病灶B 白光近景:发红凹陷病灶,边界线清晰,但规则,考虑炎症。
病灶B NBI+ME:边界线清晰且规则,周边反应隆起,表面构造呈绒毛结构,腺管小形态规则,考虑炎症。
病灶B NBI+ME:边界线清晰且规则,周边反应隆起,表面构造呈绒毛结构,腺管小形态规则,考虑炎症。病理:炎症。
作者:宁波市第四医院消化内科 一泓小树林
文章首发自“一泓小树林”公众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