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胡丛 李再昭
病例介绍
患者,男,69岁,因发现血糖升高13年,阵发心悸、大汗伴乏力1年入院。入院体查:体温36.4℃,脉搏91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8/85 mmHg,神志清楚,精神可,随机指尖血糖7.5 mmol/L。
患者近期降糖方案为格列齐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空腹血糖波动在7~10 mmol/L,餐后血糖波动在13~18 mmol/L。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年。
患者自诉1年前开始出现头晕,心悸,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乏力,无头痛,未测血糖,每半月-2月发作一次。1月前上述症状发作频繁,严重时每日发作3次,发作持续时间延长,遂由我院内分泌门诊收住入院。
糖尿病患者,服用磺脲类降糖药,频发心悸、大汗、面色苍白、乏力,低血糖?
经过进一步追问,我们发现患者每次发作约为饭后20~30 min出现,发作持续时间约半小时症状能自行缓解。住院期间发作时检测血糖正常,血压波动在70~80/50~60 mmHg。
综合以上信息,我们不难发现,原来患者频发头晕、心悸等不适,不是低血糖惹的祸,而是餐后低血压所致!
疾病知识
餐后低血压是指进食后出现的低血压现象,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嗜睡、跌倒、晕厥等,有的患者临床症状亦可不明显。高血压、高龄、合并多种疾病、吸烟等是发生餐后低血压的高危因素。有研究显示,国外高血压住院患者中餐后低血压的发病率约为67.0%~87.3%,国内报道的发病率约为52.1%~70.3%。
▌ 餐后低血压的诊断?
判断餐后低血压有3个标准,符合下列3条标准之一即可诊断餐后低血压:
■ 1.餐后2h内血压收缩压比餐前下降20 mmHg以上;
■ 2.餐前收缩压≥100 mmHg,而餐后收缩压≤90 mmHg;
■ 3.餐后血压下降未达到标准,但有低血压症状,如头晕、晕厥、乏力等症状,症状的出现与进餐有明显的相关性。
▌ 餐后低血压如何处理?
餐后低血压患者是跌倒、心脑血管意外的高风险人群。如果患者发生餐后低血压,应立即平卧0.5-2h,以保证大脑和心脏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待症状消失或者血压恢复后再慢慢坐起。对于餐后低血压的高危人群,需要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及减少低血压的发作。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餐后平卧半小时;戒烟酒;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少量多餐,避免饮食温度过热;餐前适量饮水,有研究表明,餐前饮水350-480ml,可以使自主神经损害患者的餐后血压下降幅度减少20mmHg,心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 加强基础疾病治疗:将血糖、血压维持在理想水平。
■ 合理使用降压药,适当减少降压药用量:将原餐前或餐后的降压药改为两餐之间用药,尽量选用长效制剂,避免使用利尿制剂。
来源: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学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