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高血压并不可可怕!可怕的是高血压并发症:高血压并发症一一道来

2020-09-10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高血压

最新中国高血压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已经有3亿高血压人!


每4个成年人就有1个高血压!


几乎我们每个家庭都有高血压。


微信图片_20200910105404.jpg


很多人说,高血压不疼不痒怕啥?


您见过长期肾衰每周两次透析吗?


您见过中风,半身不遂,长期卧床吗?


您见过心衰,躺不下,吃喝拉撒都会喘吗?


您见过心梗猝死,主动脉夹层猝死吗?


这些疾病您都会害怕,可是为什么不害怕高血压呢?


高血压就是这些疾病的最主要最直接原因。


1、心脏损伤:45%-50%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存在有高血压,临床表现为胸闷、胸痛,甚至引发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


2、脑部损伤:50%-75%脑卒中患者存在合并有高血压,临床表现为脑梗死和脑出血,以及认知功能减退,常见症状有头痛、呕吐,甚至死亡;


3、肾脏损伤:引发高血压肾病,导致肾功能减退;


4、血管损伤:主动脉夹层损伤,常见症状表现为胸背部持续疼痛并伴有血压升高。


高血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高血压的并发症,高血压需要做哪些检查来排除并发症是否发生呢?


1、头


一般来说头颅 核磁 或 CTA有助于发现脑腔隙性病灶、无症状性脑血管病变, 如颅内动脉狭窄、钙化和斑块病变、血管瘤,以及脑白质损害,但不推荐用于靶器官损害的临床筛查。就是说头CT或核磁是可以查脑部病变,一般有脑血管临床症状,怀疑脑血管病变的情况下才建议做头CT检查或核磁检查。


2、心脏


左心室肥厚是长期高血压不控制的一个常见结果,也就是说长期高血压不控制,患者心脏就会扩大,而左心室肥厚是心血管事件独立的危险因素,常用的检查方法就是心脏彩超。其他评估高血压心脏损害的方法还有心电图、胸部 X 线检查、运动试验、心脏同位素显像、CTA 、冠状动脉造影等。这些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不是说都要做,一般只需要做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即可。


3、肾脏


长期高血压不控制会导致肾功能不全,肾功能本身不正常也会引起高血压,所以高血压与肾脏是欢喜冤家。长期高血压肾脏损害主要表现为血清肌酐升高、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或尿白蛋白排出量增加。高血压患者,尤其合并糖尿病时,应定期检查尿白蛋白排泄量,监测 24 小时尿白蛋白排泄量或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4、大血管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可预测心血管事件,粥样斑块的预测作用强,而大动脉僵硬度增加预测心血管风险的证据日益增多。也就是现在高血压的人可以做一个颈部动脉血管超声检查,看看这些大动脉的情况。


5、眼底


视网膜动脉病变可反映小血管病变情况,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的眼底镜检查尤为重要。常规眼底镜检查的高血压眼底改变。


其实如果已经发生并发症,几乎都是不可逆转的,这时候控制高血压,已经亡羊补牢,那么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如何才能不丢羊呢?


只有从小低盐低糖低油饮食,坚持有氧运动,控制体重,远离烟酒,减少熬夜才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必要时坚持规律的正规服用降压药,才能管理好血压!


您控制它,就不会并发症。您无视它,它就偏偏盯着您,说不定哪一天咬你一口,致命的一口!控制好血压,我们就是正常人,控制不好血压,我们就是心脑肾大血管各种疾病的后备军!


每4个人就一个高血压,千万别有侥幸心理!

预防高血压人人有责!

管理高血压家家有任!


来源:心血管王医生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