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CSA&TISC 2023】吴志英教授:CADASIL的基因诊断和治疗研究

2023-06-25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原创
进入CSA&TISC 2023专题

58afff4de382e5394cd21f8a84a3245.png

作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吴志英


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 CADASIL)是成人最常见的遗传性脑小血管病。CADASIL患者多在30~60岁发病,典型症状包括先兆性偏头痛、短暂性脑缺血或缺血性卒中反复发作、认知障碍及精神行为异常。CADASIL患者行皮肤活检,电镜下可见嗜锇颗粒物质沉积于皮肤的血管平滑肌和周细胞表面。


1996年,Joutel等报道了CADASIL的致病基因NOTCH3,使之成为诊断CADASIL的金标准。NOTCH3基因由33个外显子组成,编码一个由2321个氨基酸组成的单次跨膜受体。该受体胞外结构域由NOTCH3基因的2~24号外显子编码,包含34个上皮生长因子样重复序列(epidermal growth factor-like repeats,EGFR)。每个EGFR含有6个半胱氨酸残基,形成3对二硫键以稳定该受体的结构。目前报道的绝大多数CADASIL患者的致病变异位于34个EGFR序列上,且涉及半胱氨酸个数的改变,引起Notch3的结构异常。目前HGMD收录了400多种致病突变,超过95%为错义突变。有研究显示,携带EGFR 1-6内突变的患者比携带EGFR 7-34内突变的患者更早发生卒中或TIA,其白质高信号累及范围及腔隙性梗死面积均更大。


笔者团队于2017年回顾性分析了我国169个基因确诊的CADASIL家系共215例患者的临床特征、神经影像特征及遗传特点,发现TIA或缺血性卒中是CADASIL患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中国患者携带突变主要位于11号外显子,其次为4号和3号外显子,其中最常见的突变是p.R607C和p.R544C。通过绘制携带上述突变患者的地域分布图,发现携带p.R607C突变的患者主要来自浙江和江苏,而携带p.R544C突变的患者主要来自福建和我国台湾地区,患者的地域分布较为集中,存在明显的奠基者效应。


基于该研究结果,笔者团队对不同种族人群中CADASIL患者的遗传和临床特征进行了汇总和比较,纳入了1998-2021年间报道的大于9个家系且提供详细遗传或临床数据的队列,并去除存在争议的非半胱氨酸突变及非EGFR区域内的突变,最终对1401个家系和1621例患者进行遗传和临床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人群高频突变与既往研究一致,多分布于11号、4号和3号外显子上,亚洲人群高频突变分布与中国人群相似,而高加索人群的高频突变多分布于4号、11号、3号和19号外显子。与高加索人群相比,亚洲人群起病更晚,卒中和认知障碍发生率较高,而偏头痛和情绪障碍发生率较低


目前CADASIL仍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其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近年来许多临床前研究探索了靶向CADASIL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生长因子疗法、免疫疗法和基因疗法等。生长因子疗法主要探讨了干细胞因子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疗法对TgNotch3R90C转基因小鼠的治疗作用,观察到小鼠小动脉血管平滑肌的退化减轻、脑血管密度增加、认知功能明显改善。此外,多个团队探讨了免疫疗法的作用,包括Notch3激动剂A13抗体、5E1单克隆抗体等,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疾病小鼠的血管反应性,但疗效并不尽如人意。2022年在TgN3R182C150小鼠模型上进行了主动免疫治疗研究,即向小鼠注射NOTCH3 WT EGFR1~5和NOTCH3 R133C EGFR1~5混合物,观察到实验组小鼠大脑毛细血管的Notch3沉积明显减少约38-48%,血清中Notch3胞外结构域水平下降,这是首次在小鼠模型中观察到Notch3聚集的减少。


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ASO)和剪辑编辑器等基因疗法也被用于尝试治疗CADASIL。Rutten等在患者来源血管平滑肌细胞中使用ASO实现高加索人群高频突变区域Notch3 2-3、4-5、6号外显子的跳跃,Notch3及其下游蛋白表达未受影响,证明了外显子跳跃疗法在CADASIL中的可行性。最近,中山大学黄军就教授团队利用CADASIL患者来源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制备iPSC,体外分化为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血管类器官模型,使用腺相关病毒(AAV)split-ABEmax系统在类器官中对靶细胞进行了修复。


现有的研究结果提示,我国CADASIL患者的基因编辑治疗研究应针对p.R544C和p.R607C(均位于exon11)进行。笔者团队聚焦11号外显子开展了ASO相关的治疗研究,初步研究结果提示11号外显子跳跃后的Notch3蛋白能够正常表达、定位并发挥其受体的功能;进一步设计了多条针对11号外显子的ASO,在患者来源的成纤维细胞中实现了11外显子的跳跃,后续还将进一步验证跳跃后的Notch3功能。基因编辑治疗是极具潜力的治疗手段,目前在CADASIL治疗上的应用仍局限于体外细胞层面,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微信图片_20230625093108.jpg

6月24日,吴志英教授在中国卒中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暨天坛脑血管病会议2023(CSA&TISC 2023)“卒中遗传Ⅰ”论坛进行“CADASIL的基因诊断和治疗研究”的报告



精品专题推荐

d97468435fc827d54b326cb6e0f2b24.jpg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脑血管病专业组专家撰稿,21篇脑梗死临床诊疗干货文章,精准提升脑血管临床诊疗能力!

→点击进入

24134018b379adae33ad946d162765b.png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杨渊教授团队撰写17篇神经心理疾病临床干货文章,神经内科医生需要了解!

→点击进入

微信截图_20230530160552.png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程忻教授团队亲赴德国慕尼黑,带回ESOC 2023独家报道,解析20余项大会重磅研究!

→点击进入


相关推荐


急性卒中处置流程【国家卫健委版】

超详细的大脑解剖

短暂发作的眩晕:不要漏诊这个病!

病例分享 | 轻型卒中患者的超早期快速溶栓

超美的头颅MR矢状位手绘解剖,让你爱上影像学

《CT读片指南》颅脑疾病荐读①:颅脑CT正常解剖

脑出血后脑水肿如何处理?|临床实践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共识导读

基底节区和丘脑(中央灰质)的双侧病变-图解回顾

NEJM:阿司匹林有没有预防静脉血栓的作用?

Stroke:脑出血后重启抗血小板治疗的时机

复发性面瘫!这个病不简单丨疑难探究

轻型卒中,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洞察秋毫、知药善用—常用抗抑郁药的特点丨17天神经心理疾病诊治突破⑫

阿尔茨海默病:有个黄金干预窗口期!

神经影像解剖及血供范围分布图-颅脑CT【轴位】
神经影像解剖及血供范围分布图-颅脑CT/MR【矢状位】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