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6月8-11日,2023年第28届欧洲血液协会年会(2023 EHA)于德国法兰克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隆重召开!
作为血液学领域的国际盛会,2023 EHA汇聚全球顶尖血液专家,共聚一堂分享、探讨最前沿的血液领域研究成果。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干细胞移植中心姜尔烈教授、韩明哲教授、冯四洲教授团队再创佳绩,14篇投稿被大会采用,主要涵盖造血干细胞移植、血液感染两个方面。
干细胞移植中心团队长期致力于血液系统疾病造血干细胞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注重科研成果转化,从而更好地服务临床,提高血液病疗效。
此次入选的14篇壁报中,有8篇为在读研究生投稿,也充分展示了干细胞移植中心贯彻所院科研与临床密切结合机制,以及青年骨干的工作成绩和风采。具体汇报及交流内容详情如下。
01
2017ELN预后分层及2022ELN预后分层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移植后结局比较——一项中国的单中心真实世界研究
第一作者:张海啸
通讯作者:姜尔烈
研究结论:来自中国单中心的AML患者移植后生存结局数据显示,2022ELN指南定义预后分层下的中危组及高危组AML患者异基因移植后的生存结局差异与2017ELN指南相应患者临床结局无明显差异;因此,2017及2022ELN指南可能都不是预测中国AML患者异基因移植后生存结局的最佳临床模型。
02
难治性中危/低危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可从异基因移植后维持治疗中获益
第一作者:郑欣慧
通讯作者:姜尔烈
研究结论:异基因移植后阿扎胞苷维持治疗可显著提高高复发风险AML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RFS);其中尤其具有高复发风险因素的ELN定义下中危/低危风险类患者可以从阿扎胞苷维持治疗中获益。但仍需更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验证本研究结论。
03
异基因移植后吉瑞替尼维持治疗对伴FLT3/ITD突变的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疗效
第一作者:梁晨
通讯作者:姜尔烈
研究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异基因移植后吉瑞替尼维持治疗可有效降低伴FLT3-ITD突变的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复发风险;与其他移植后维持治疗相比,吉瑞替尼有相近的非复发死亡率及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并因此提升患者的总生存期及无复发生存期。
04
TBI为基础的清髓性预处理方案与化疗为基础的清髓性预处理方案
对首次缓解(CR1)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对比
第一作者:吕梦楠
通讯作者:姜尔烈
研究结论:化疗为基础的预处理方案对3疗程化疗后达MRD阴性的CR1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更有效;TBI为基础的预处理方案则更适用于持续MRD阳性的CR1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
05
利妥昔单抗联合静脉注射γ球蛋白可有效促进DSA阳性半相合造血干细胞患者移植后植入
第一作者:姜尔烈
通讯作者:姜尔烈
研究结论: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病例发现利妥昔单抗联合静脉注射γ球蛋白可有效完成DSA阳性患者脱敏,促进植入。本研究建议所有DSA MFI阳性患者均接受脱敏治疗,并在治疗前后监测DSA水平。同时,研究建议在脱敏治疗后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应重复监测DSA,但DSA水平不会在治疗后立即清除,因此无需等待MFI完全转阴后再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本研究发现利妥昔单抗联合静脉注射γ球蛋白可有效清除DSA,促进移植后植入,改善移植后生存结局;但仍需大宗前瞻性试验验证本试验结论。
06
关于芦可替尼预防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研究
第一作者:姜尔烈
通讯作者:姜尔烈
研究结论:本研究创新性探讨芦可替尼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疗效,研究结果提示芦可替尼可有效预防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allo-HSCT后aGVHD的发生;但结果仍需大宗前瞻性研究验证。
07
改良白消安联合melphalan为基础的预处理方案对持续MRD阳性或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第一作者:姜尔烈
通讯作者:韩明哲
研究结论:本研究证实了melphalan/克拉屈滨/白消安/环磷酰胺(MCBC)清髓性预处理方案在难治性/复发AML中有较好的抗白血病效应及较好的耐受性;同时,本研究发现在移植前降低肿瘤负荷及移植后早期维持治疗可能会改善复发难治AML患者的结局。
08
早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较去甲基化治疗更能改善MDS-IB1患者临床结局
第一作者:马润芝
通讯作者:冯四洲
研究结论:本研究发现与持续去甲基化治疗相比,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可明显延长MDS-IB1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事件生存期;因此MDS-IB1患者可能能从早期的前期allo-HSCT中明显获益。
09
基于机器学习模型制定AML患者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的个性化抗菌药物使用策略
第一作者:冯晓蒙
通讯作者:冯四洲
研究结论:本研究通过纳入宿主因素、病原学因素构建机器学习模型,成功筛选出AML患者中的感染高危人群;同时本研究验证所筛出人群需要联合及长疗程抗生素治疗。因此本研究所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及相应试验结果为合并菌血症的AML患者的全程抗生素管理提供了循证医学依据,可有效指导临床实践。
10
如何改善伴毛霉病的血液病患者的预后
第一作者:王洁茹
通讯作者:冯四洲
研究结论:毛霉菌病对血液疾病患者威胁极大,早期诊断及干预将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其中,mNGS能有效帮助早期诊断,而两性霉素B联合泊沙康唑是有效的抗真菌方案。
11
维奈克拉联合去甲基化药物与大剂量化疗治疗髓系肿瘤患者异基因移植后复发的疗效比较
第一作者:陈张杰
通讯作者:冯四洲
研究结论:维奈克拉联合去甲基化药物对移植后复发的髓系肿瘤患者的治疗反应率与大剂量化疗相比没有显著差异,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仍需前瞻性研究验证本研究结论。
12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的风险因素评估及抗菌治疗策略的制定
第一作者:陈张杰
通讯作者:冯四洲
研究结论:本研究发现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中出现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RPA)菌血症者30天死亡率为21.0%(21/100);其中,菌血症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7天、较高的Pitt菌血症评分、较高的Charlson合并症指数以及由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引起的菌血症是30天死亡率增高的危险因素。同时,本研究发现基于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AZ-AVI)的方案是治疗CRPA或MDR-PA引起的菌血症的有效方案。
13
“SKIRT”计算模型可通过动态监测移植后免疫重建有效预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临床结局
第一作者:曹易耕
通讯作者:陈俊仁
研究结论:SKIRT计算模型可有效计算移植后综合免疫风险评分并有效识别需要精准感染防治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高感染风险患者。
14
移植前混合淋巴反应后高通量测序可有效预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
第一作者:刘佳
通讯作者:裴晓磊
研究结论:本研究首次揭示了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中细胞的基因表达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同时,本研究发现通过对MLR中细胞的基因改变进行分析所构建的机器学习算法可预测严重的aGVHD,为移植前供体选择和严重aGVHD的预警提供新的依据。
(点击可查看大图)
撰稿:庞爱明 潘 攀
编辑:柴子越
校对:张雅楠
审核:董 源 姜尔烈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血液
☞看这篇就够了!他克莫司用药的 4 项注意事项及 6 条个体化用药经验
☞【专访】李建勇教授:提升淋巴瘤诊疗水平,目前首先要做的就是规范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