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肝胆相鉴】巨块型肝癌合并门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的治疗——综合微创与多吉美的完美结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范卫君

2020-06-18作者:CMT快讯经验
其他

                              基本资料

性别:男性

年龄:46岁

主诉:2011年01月无诱因出现上腹部间歇性隐痛,伴有乏力纳差。

现病史:2011年01月4日于当地医院行PET/CT: 1. 肝左外叶肝癌并肝门区淋巴结转移,2. 下腔静脉及右心房结癌栓,考虑为”原发性肝癌“。

既往史: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20+年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AFP: 29589ng/ml

影像学检查:

2011-01-06我院上腹部CT:

肝左叶巨块型肝癌(13.8cm×9.1cm),伴肝右后叶子灶,门静脉左支、肝左静脉及下腔静脉内癌栓。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诊断及分期:

原发性肝癌(BCLC分期: C期,AJCC分期:T3bN1M0   IVA期)

Child-Pugh:A级

巨块型肝癌:

巨块型肝癌是指直径在10cm以上单发性肝癌,也可由多个肝癌结节汇集而成,其邻近部位有时有散在的卫星灶;常有假包膜形成,中央多有坏死。多数合并血管侵犯和肝内播散。image.pngimage.png

巨块型肝癌的治疗现状:

1、手术切除

原发性肝癌能手术切除者仅占10%~15%,由于巨块型肝癌多数合并血管侵犯和肝内播散以及肝功能不全,手术切除危险性和难度更大,手术切除率更低,只能进行姑息性切除。Taniai N报道≥10cm的肝癌术后生存率明显低于<10cm的肝癌。

image.png

梁力建等比较了巨块型肝癌的切除组(68例)以及非切除组(35例)生存率。巨块型肝癌切除组与非切除组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0.05)。

image.pngimage.png

2、放射治疗

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放射治疗也逐渐应用在不可切除的巨块型肝癌的治疗中。Que等对22例不可切除的巨块型肝癌的行放射治疗,其0.5、1年生存率为81.8%、50%;Kim等对35例不可切除的巨块型肝癌患者行TACE联合放射治疗,其2年生存率为23%。

 但是原发性肝癌对放射线不敏感,放疗对巨块型肝癌的有效率较低;而且放疗对正常肝组织损伤大,使得患者肝功能进一步恶化。

3、TACE治疗

TACE作为肝癌介入治疗手段之一,被广泛运用于中晚期肝癌的局部治疗。文献报道TACE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的1、2、3年生存率为41.7%-83.04%、14.7%-59.3%、7.3%-45.3%。

巨块型肝癌往往合并有动门脉和/或动静脉瘘,且供血动脉多支参与,单纯的TACE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多次栓塞对肝功能损伤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 

4、综合微创治疗

单一的TACE很难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巨块型肝癌的治疗应将多种微创方法有机结合;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由宏观到微观反复多次的治疗过程,并根据不同的治疗阶段、肿瘤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微创介入手段,以期达到肿瘤的完全灭活(CR)。

按2018版BCLC分期的治疗方案:

image.png

NCCN指南的治疗方案:

image.png

我国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的治疗方案:

image.png

我院MDT会诊:无法手术切除

最终治疗方案:TACE联合索拉非尼

2011-01-07 对肝左叶病灶行第1次TACE术(碘化油18ml,THP 46mg)

TACE术后3天开始服用索拉非尼(400mg bid)。

2011-02-12复查CT示:肝左叶碘油散在沉积,病灶大部分仍有活性,肝右后叶病灶未见碘油沉积;门静脉癌栓较前进展,累及主干及右支;肝左静脉及下腔静脉内癌栓无明显变化。AFP:26802 ng/ml。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2011-02-16行第2次TACE术(碘化油15ml,THP 45mg)

 2011-04-20复查CT示:肝左叶病灶较前缩小,肝右叶病灶见碘油致密沉积;门脉癌栓左支较前缩小,右支癌栓消失;下腔静脉、肝左静脉癌栓消失。AFP:4983 ng/ml。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2011-06-09(第二次TACE后4个月)复查肝脏CT示:肝左叶病灶继续缩小,但仍有肿瘤残留。AFP:8137 ng/ml(较上次复查明显升高)。

image.png

2011-06-14行第3次TACE术(碘化油15ml,THP 35mg)

2011-08-15复查CT示:肝左叶病灶大小较前相仿,仍有肿瘤残留。

AFP:4095 ng/ml。 

image.png

患者目前肿瘤大小与前一次复查相仿,未见继续缩小,影像学检查提示肝内肿瘤仍有活性;而且AFP仍然居高不下。

下一步治疗?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

 如果经数次介入治疗后,肿瘤仍继续进展,应该考虑换用或者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如外科手术、局部消融等。

2011-08-22(第3次TACE后2个月) 行CT引导下微波消融+无水酒精固化术image.png

2011-12-22(第一次消融后4个月) 入院复查:AFP:18.16 ng/ml。 

PET/CT:见肝左叶病灶边缘代谢活跃区。

image.png

2011-12-26 对残留病灶行微波消融术:

image.png

2012-02-22(第二次消融后2个月)复查PET/CT:肝脏病灶代谢未见异常。AFP:3.52 ng/ml。image.png

2012-06-29(第二次消融)后6个月 复查PET/CT:肝脏病灶代谢未见异常。AFP:2.74 ng/ml。

image.png

复查方法/疗效评价的选择:

PET/CT在肝癌疗效评价中的作用:

无论是碘油沉积区还是非碘油沉积区都可能有残留病灶存在。

PET/CT对介入治疗后的残留病灶探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以用于介入治疗后的疗效评价。

其对判断肿瘤残留及指导消融治疗较增强CT检查具有更大的优势。

患者术后每6个月复查MRI,无瘤生存一年半。

2013-07-17复查上腹部MRI:肿瘤边缘出现复发病灶。image.png

2013-07-22 对复发病灶再次行微波消融治疗

image.png

术后患者规律于我院复查:末次上腹部MRI(2017-08-26)复查未见明显复发病灶;2017年08月26日AFP:1.71ng/ml。后患者定期于当地医院复查AFP,均正常范围。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电话随访至今,生存时间已达9年3个月。

病例总结:

巨块型肝癌合并多发癌栓的晚期患者,通过综合微创手段与分子靶向药(索拉非尼)的联合应用,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当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肿瘤的大小、位置、血供情况以及与邻近脏器的关系等,选择合适的微创介入治疗方式,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在最大程度灭活肿瘤组织的同时,尽量避免对邻近组织的损伤。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