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浅表切口感染,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专家观点

2023-07-16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非原创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是全国最大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论坛,是感控人员的学习园地和感控问题探讨的平台,常有会员提出各种感控问题,以下是在全国最大医院感染预防控制论坛上会员提问。


图片


各位老师:我院最近一例剖宫产手术患者,术后7天出现切口红肿热痛,大量脓性分泌物,脓液黄色,臭。身高1.40米,该孕妇因第一胎顺产故试产,试产失败急诊手术,手术顺利。感染累及皮下及皮下脂肪。追踪,术前术中术后都说没问题。请教各位老师发生切口感染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那么切口感染危险因素有哪些?

此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下面我们分析分析。

文献研究切口感染的感染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患者因素:文献研究患者自身因素在手术部位感染中占50%,比如肥胖、基础疾病、抵抗力低下、皮肤定植等。

  2. 医务人员:医务人员手卫生、口罩佩戴、无菌操作等占35%。

  3. 手术器械及植入物:在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中占10%。

  4. 手术室空气:占5%。


图片

来自李卫光主任授课的一张PPT


分析:根据症状体征该产妇存在手术部位感染不容置疑,那么感染风险可能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 该产妇是不是有基础病如糖尿病、免疫病等,有没有肥胖等影响切口生长的因素?该产妇卫生习惯如何?

  2. 主要查看术前、术中、术后感染防控措施落实如何?比如孕产妇皮肤准备如何?消毒剂选择、皮肤消毒范围、消毒时间、是否待干后切皮(因为消毒剂需要作用时间)?

  3. 需要关注:手术室环境微生物学监测、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环节有没有问题?是不是有管腔类器械?管腔类器械预处理、清洗消毒灭菌环节有没有问题?需要监测、查看操作流程验证。

  4. 医务人员手卫生落实情况、是否佩戴首饰、无菌操作有没有问题,术中操作如何,需要跟台验证。

  5. 手术持续时间?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是不是规范使用?

  6. 术后病人管理是否到位,有无及时观察病人术后情况?是否及早发现感染征兆?换药是否及时规范?换药技术是否遵守无菌操作及手卫生,各环节,也需要跟踪调查。


综上所述,该产妇术后7天出现手术部位感染,与术中手术器械、空气等因素可能性较小,最可能的因素可能与产妇试产时间长,疲劳、手术负氮平衡等造成抵抗力低下,或术后换药时手卫生、无菌操作不严等相关


该产妇手术部位感染,建议正确采集切口标本(正常组织与坏死组织交界处组织),采集标本时注意无菌操作、手卫生,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切口,不要使用消毒剂,尽快送检(2小时内),以明确病原体及可能来源部位,尽快目标治疗。



作者:吴怀英

审核:王玉兰

本文转发自SIFIC感染科普笔记


往期推荐

1. 儿科危重症抗感染策略的认识

2. 重症感染的免疫功能状态监测指标

3. 25种抗菌药物的超说明书用法

4. CKD患者合并HCV感染的筛查与诊断

5. 当抗感染药物体内疗效不等同于体外药敏时,需要考虑这些问题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