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一起发生在卫生院的输液事件,再次给基层医护人员敲响警钟。
11岁女孩输液途中死亡
据安徽公共频道报道,事情的经过是这样。
今年1月29日,家住安徽省舒城县山七镇的11岁女孩王孝佳因发烧、腹泻被家人送往当地卫生院就诊。从卫生院回来后,患者仍有呕吐、发烧、腹泻的症状,于第二天再次来到卫生院。
家属称30日当天,医生总共开了4瓶水,输注前三瓶孩子基本没特别症状,第四瓶液体吊到一半,孩子在上厕所途中,突然死亡。
图片来源:安徽公共频道
家属质疑,处方中途被掉包?院方回应,处方丢了
没过多久,家属发现卫生院提供给派出所的处方单并非原始处方单,而是重新抄写的。原始处方和后来重写的处方对比,药物没变,但地塞米松的使用顺序发生了改变。
原始处方单(左)重写处方单(右)图片来源:安徽公共频道
面对家属质疑,院方回应称,当时在一片混乱的情况下,原始处方单丢了。如果患者家属对处方单事仍有疑虑,可以报警,提请警方介入。
卫生院院长介绍,事情发生之后,院方一直积极配合各方面处理,鉴定结果已经出来,王孝佳的家人如果不满意,可重新申请鉴定。
图片来源:安徽公共频道
死因鉴定结果出炉医患责任各占一半
事情发生后,当地医调委迅速介入,2020年1月31日,在舒城县殡仪馆,安徽正源司法鉴定所对王孝佳的死因进行鉴定,鉴定结论显示:王孝佳是因病毒性全心炎,在某种诱因下,诱发急性心力衰竭,导致心源性休克猝死(心脏性猝死),间质性肺可加速死亡过程。
图片来源:安徽公共频道
鉴定意见:舒城县山七镇卫生院的诊疗行为存在过错,医方过错医疗行为与该患儿病毒性全心炎进行性加重,进而发展为心源性休克猝死的不良结果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起同等作用,建议原因力50%。
根据鉴定意见,医患各占一半责任。死者家属表示不能接受,已经起诉到舒城县人民法院。
事件为所有基层医生敲响警钟开展输液牢记两件事
历年来,基层发生的类似事件不占少数,站在医患各自角度来说,没有谁是赢家。具体权责应该如何分配,我们不作过多赘述,但有两件事,需要再次强调。
警示一:地塞米松不是万能药
在基层,地塞米松被当成帮助儿童迅速退热的万能药。在本次案件中,虽无法判定地塞米松是否和患者死亡有直接或间接关系,但其家属在事后重点强调了该药的使用顺序。
随着患者健康及法律意识的加强,药物的合理使用成为维护其自身合法权利的重点关注领域,对于医生来说,是万不能忽视的。
据了解,地塞米松属于糖皮质类激素,在用于儿童退热的过程中,如果使用不当容易掩盖病情,可造成误诊。《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征指南》也曾提出:糖皮质激素不能作为退热剂用于儿童退热。
不正规的使用可促进细菌或病毒感染扩散而加重病情,也可能使趋于好转的感染死灰复燃。另外,诸如地塞米松这类糖皮质激素还有加重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不良反应的作用,所以退热不成反倒可能酿成小病变大病的不良后果。
警示二:病历资料千万不能遗失
近日,备受关注的《民法典》正式发布,其中关于医疗损害责任的部分需要重点强调。
与以往的《侵权责任法》相比,《民法典》相关条款作了调整,增加“遗失”的表述,扩大推定过错责任的适用范围。遗失病历资料也将作为推定医疗机构存在过错的一项重要指标。
在此,提醒各位病历资料是重要的证据,既不能伪造、篡改、违法销毁,也不能遗失,这是对法律事实的尊重、对患者知情权的维护,同时也是对自己正当权益的保护。
来源:安徽公共频道、基层医师公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