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6月21日,南京市第一医院陈绍良等在JACC心衰子刊发表了PADN-5研究的3年随访结果。
该研究表明,对于继发于左心衰竭的混合性毛细血管后性肺动脉高压(CpcPH)患者,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PADN)可显著改善运动能力、心功能及临床结局。
该研究纳入98例CpcPH患者(平均肺动脉压≥25 mmHg、肺毛细血管楔压>15 mmHg、肺血管阻力>3.0 WU),随机分入假手术+西地那非组或肺动脉去神经术组。
3年随访结果显示,一半患者出现临床恶化事件(包括心肺原因死亡、再入院和心脏/肺移植),其中假手术+西地那非组发生率为62%,肺动脉去神经术组发生率为37.5%。
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假手术+西地那非组出现临床恶化事件的风险是肺动脉去神经术组的2.13倍,主要是由于前者再入院率较高(56.2% vs. 35.4%,HR=1.96)。
随访结束时,假手术+西地那非组和肺动脉去神经术组中分别有32%和18.8%的患者因心肺原因死亡,组间无明显差异。
与假手术+西地那非组相比,肺动脉去神经术组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改善更明显,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下降幅度也更大。
作者指出,后续需要在不使用已获批肺动脉高压药物的情况下进一步开展研究,来验证肺动脉去神经术对CpcPH患者的益处。
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由陈绍良教授提出,是一种新型的微创血管内导管介入治疗,其原理是利用射频消融术阻断肺血管内膜交感神经,从而降低肺动脉压力,延缓疾病进展。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中国首部《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发布,刘少稳教授精心解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