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为了保护专业人士在非常时期敢说话、愿说话的积极性。
10月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其中,第四十五条明确 ,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患者,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发现疑似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应当引导至发热门诊进行筛查。
而最引人关注和最值得称道的是,新增了“报告奖励和责任豁免制度”。
在第三十六条明确,国家对发现并报告具备传染病流行特征的不明原因聚集性疾病、新发传染病疫情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奖励;对经确认排除传染病疫情的,不予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责任。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对于错报的,不追究责任。
也就是说,不再会“因言获罪”!
早在今年5月,就有多名代表在“两会”上提出,要赋予疫情区医务人员预警建议的权利,以及建立举报人容错纠错机制。对于非恶意的行为和做法,不予批评,不予斥责,更不予“秋后算账”。
今年8月,深圳通过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从10月1日起在深圳市全面实施。
该条例鼓励深圳市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反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对于非恶意报告的单位和个人,不予追究其法律责任。但是,对于举报、迟报、谎报、瞒报、漏报行为,规定了具体的处罚。
今年9月26日,北京市也通过了《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该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隐患,只要是按照正常的法律程序,不管正确与否,都不会受到法律的追究。并且该条例还规定,一线医务人员在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线索后,可在情况紧急时越级报告。
新条例公布即日起,开始实施。北京因此,也成为中国首个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吹哨人”提供法律保障的一级行政区。
也就是说,为了保护专业人士在非常时期敢说话、愿说话的积极性,北京、深圳等一些地方政府,率先从法律层面予以界定和保护。
作为首都的北京,这一条例通过公布后,民众即一片欢呼雀跃纷纷叫好,甚至不少人称之为“李文亮条款”。
沸腾之下,也有观察人士冷静的指出,可以越级向上报告和向公众报告,是两码事。无论是北京还是深圳的保护“吹哨人”的立法,仍然都是突出通过官方渠道反映线索。
许多人都不明白,既然鼓励举报反映,那为什么还要有这么一个要求?
笔者分析,这很可能是考虑到大家的专业能力、判断水平不同的问题。因为即便是医生,也是专业素养差异化的,在这种情况下,公开发表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意见,不能太过随意性,以免因误报而造成民众恐慌。
特别是当你以一个专业人士身份从专业角度发表看法,必须要慎之又慎。否则,很容易让整个社会感受到不安与惊恐。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北京、深圳这些管理水平较高的地区地方性立法先行,而后国家层面才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很可能就是考虑到这些因素。
实际上,每一次面对我们从未认识过的新生突发事件,要谈论社会共识和公众情绪对现实的影响,都必须引入一个概念:谣言。
谣言不是谎言,也不是流言,其定义始终不明晰,但其目的是使人相信。目前公认的一个公式是:谣言等于重要性乘以模糊性。
重要性,是此事与你高度相关,每逢天灾人祸,不明疾病等都有谣言诞生,因为这些事关乎一群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模糊性是事件发生时,有公信力的权威消息姗姗来迟。一件事很重要,可是又很模糊,两者相乘,民众的恐慌与不安,便会到达极致,结果就是谣言不胫而走,民众开始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所以谣言有时也是社会现状的一种体现。
透过谣言,能看到人们在关心什么,害怕什么。如果我们为了保证短时间内民众极度关注的信息绝对纯净,而做极其严厉的限制,反而会适得其反。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性有好有坏,但为了防止淫,我们弄出吃人的礼。结果该淫的依然淫,吃人的礼却压抑一个民族好几千年。
谣言止于智者,但谣言也最终是要靠时间和事实真相去制止。荀子语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翻译成白话就是说,滚球会卡在坑里,流言会止于真相与理性。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滚球与流言有个流动过程才会终止。所谓真相浮出水面,之所以是缓慢浮出,而不是一夜曝出,就在于澄清事实与厘清真相是需要时间与过程的。
对于谣言与警报,人民日报曾撰文评论:遇到危险,鸟会突然振翅或发出尖锐的叫声,给同伴报警,喊众鸟一起飞;猴子会发出跟平时不一样的声音,喊同伴快跑。
这是亿万年演化出来的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本能,是维持种群生存的重要天性之一,而且,能发出警报的往往是族群中的优秀者。
猴子发现危险,不会先汇报给猴头和逐级上报到猴王,研究论证:这次来的究竟是狮子、豹子还是老虎,是公还是母,我们要不要上树,确定好了再下达逃跑命令,因为来不及。发警报的猴子就算哪次看错了:把山猫看成了豹子,把熊猫看成了狗熊、也不会受罚,更不会发生一猴警报受罚,万猴身受祸害的蠢事。
对非恶意的不实报告不予追责。只要是善意的行为,政府均予以保护。对此,中山大学新闻传播教授梅云琦指出,立法保护“吹哨人”,体现了文明社会对于先知先觉者的保护,更是对专业人士专业精神的一种认可和尊重。
同时,更是补上新冠疫情初期,我们这个社会在预警机制方面,所存在的一种短板。
所以,这次《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无疑是对传染病的预警,进行了一次多引擎多动力的推动!
来源:医护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