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肝糖对话⑩】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1例

2023-09-14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原创
上期答案

1.糖尿病患者平日使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1周前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上腹部疼痛,反复发热寒战,白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升高,转氨酶升高(超过5倍正常上限),胆红素正常,随机血糖18 mmol/L,超声提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肝脏低密度灶(肝脓肿可能),此时如何调整降糖药物?

答:患者首先考虑胆源性、肝脓肿引起肝损害可能,血糖控制不佳亦不利于肝脓肿的治疗,应考虑停用二甲双胍,换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同时予以抗感染,保肝抗炎治疗。


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1例

作者:章瑞南



病史简介



患者男性,66岁,退休。

主诉:多饮、多食、多尿20余年,血糖控制不佳3月。

既往史:有2型糖尿病病史20余年,平时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0.5g bid口服;

有乙肝病史30余年,未予特殊治疗;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最高血压170/90 mmHg,目前服用氨氯地平5 mg/d,血压维持在130/80 mmHg左右。


体格检查


体温36.5℃,脉搏 90次/分,呼吸 18次/分, BP 130/75 mmHg。

身高172 cm, 体重68 kg,体重指数BMI 22.98 kg/m2

神清,气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水肿(-),神经系统(-)。


检查结果


血常规:WBC 3.55×10/L,Hb 110 g/L, PLT 100×10/L;

肝功能ALT 40 U/L, AST 50 U/L, AKP 100 U/L, GGT 70 U/L, TB 21 μmol/L, DB 17 μmol/L, Alb 35.5 g/L;

肾功能:BUN 7 mmol/L, Cr 88 μmol/L, UA 301 μmol/L;

凝血功能:PT 12.2s, INR 1.18;

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 10.5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 14 mmol/L;糖化血红蛋白8.2%,胰岛素118 pmol/L,C-肽1.35 nmol/L;

血脂系列:甘油三酯1.5 mmol/L,HDL 0.9 mmol/L,LDL-c 4.6 mmol/L;

乙肝二对半:HBsAg(+),HBeAb(+),HBcAb(+),HBV-DNA 500 IU/ml。

血糖监测:

image.png

腹部超声:肝硬化,胆囊胆固醇结晶,脾大;胰腺、肾脏未见明显异常;

FibroScan+CAP: CAP 234 dB/m. E 25kPa;

颈动脉超声:颈动脉可见斑块形成;

胃镜:反流性食管炎,糜烂性胃炎。


诊断


1、2型糖尿病;

2、乙肝肝硬化代偿期,Child-Pugh评分5分,A级;

3、高血压病2级,很高危;

4、高脂血症;

5、脾大;

6、反流性食管炎;

7、糜烂性胃炎。


诊断依据



1、 患者老年男性,20余年前诊断2型糖尿病,目前使用二甲双胍降糖,空腹血糖10.5 mmol/L,糖化8.2%;

2、 乙肝病史30余年,入院超声提示肝硬化,肝脏硬度值E 25kPa;目前无腹水、肝性脑病、白蛋白>35 g/L,TB<34 μmol/L及PT时间正常,故Child-Pugh评分5分,A级;

3、 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最高170/90 mmHg,平时服用氨氯地平

4、 有高脂血症,患者入院查血脂示HDL-c 4.6 mmol/L;

5、 腹部超声示脾大,胃镜示反流性食管炎,糜烂性胃炎。

              

治疗经过


针对患者目前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空腹血糖及糖化明显升高,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治疗方案如下。

1、乙肝肝硬化:予抗乙肝病毒治疗,恩替卡韦0.5mg qd口服;

2、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0.5 g bid po)联合胰岛素(德谷门冬胰岛素12 U bid 早晚餐前半小时,皮下),根据血糖调节胰岛素用量;

3、高脂血症:予阿托伐他汀20 mg 口服 qd;

4、高血压病:继续予氨氯地平5 mg po qd。

5、血糖监测情况复查:

空腹血糖(FBG) 6.9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1%

血糖监测:

image.png


点评


对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需要参考肝功能损害情况和年龄确定血糖控制目标。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程度应该是个性化的,存在个体差异,需兼顾患者生活质量及其预期寿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血糖管理目标,根据肝功能选择降糖药物。

该病例患者年龄大于65岁,属于老年肝硬化合并糖尿病,其血糖控制目标:HbA1c目标可以设定为<7.0%~7.5%,FPG和餐前血糖为4.4~7.2 mmol/L,睡前血糖4.4~10.0 mmol/L;葡萄糖控制在目标范围TIR>70%且葡萄糖低于目标范围时间(TBR)<4%。针对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左右,目前患者血压控制可。同时伴有高脂血症,可以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患者血脂紊乱,排除禁忌证加用他汀类的药物。

通过合理优化治疗后,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达标,同时患者血压及血脂水平均维持在正常范围。再者,由于HbA1c在肝硬化患者中存在局限性(存在假阴性),因此连续血糖监测(CGM)对血糖监测及制定合理的目标可为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提供帮助。

作者简介
图片1.png

章瑞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

医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医学会肝病专科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内科医师分会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脂肪性肝病等肝脏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原创内容,转载须授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