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首届“闰笛杯”全国罕见病科普大赛参赛指南

2023-06-21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原创

罕见病领域里有句话:认识罕见病的医生比罕见病更罕见。

 

虽然现在医学和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关注到罕见病,但是,医务人员找不到相关罕见病领域的同道去交流,基层医务人员对罕见病的认知和诊疗水平有限,罕见病的科普内容和宣传途径的匮乏,患者找不到官方权威的内容,使得罕见病患者及家庭在面对罕见病时缺少更专业的指导。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23年5月初,中国罕见病联盟、中华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办公室、北京罕见病诊疗与保障学会联合全国27家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医院共同向全国医务人员发出参与首届“闰笛杯”全国罕见病科普大赛的邀请函

 

参与罕见病科普大赛,做罕见病科普形式的探索人,做罕见病患者和家属的贴心人,做罕见病患者教育的引路人,做罕见病科普推广的代言人。另外,我们还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罕见病领域的知名专家作为本次大赛的评委,并为参赛者们送去鼓励、提供建议,在专家们的支持下,希望参赛者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罕见病的相关知识和诊疗技能。

 

目前,大赛正在火热报名中,我们诚邀更多的医务人员能够参与到罕见病科普事业中来,加强罕见病诊疗和科普的力量,为患者及家庭提供更高质量的健康科普知识。保存下方图片,扫描其中二维码报名参与,来为罕见病科普事业出一份力吧!


中国医学论坛报.jpg

 

一、参赛对象

医疗机构、科研院所从事罕见病诊疗和研究工作的医疗相关工作者个人或团体,包含但不限于临床医生、医技人员、护理人员、药剂人员、医学生。团队参赛成员均需为医务人员。

 

二、作品主题

鼓励以罕见病单病种为维度自主选题,无需在罕见病目录内,但需为国际公认的罕见病种类。提交围绕单病种的认知、诊疗、预后、预防、康复以及其他相关主题,鼓励创新题材。

 

三、作品类别

大赛设置视频组和图文组两个类别。作品里均需标注名称、参赛者姓名、单位、职称/职务。请勿添加二维码、水印、广告等与大赛要求不符的信息,以便作品顺利通过初审。

 

视频组:可为动画/动漫、微电影、短视频、音乐短片,时长不超过7分钟,文件大小不超过200 M;纪录片不超过30分钟,文件大小不超过2 G。均为MP4格式,分辨率720P或以上,横竖屏均可。

 

图文组:可采用纯文字、图文、海报等形式投递。文字稿2000字以上;图片宽750 px、高1000 px、大小不超过100 M;纯文字作品建议至少提交1张图片,非原创图片需注明出处。作品不可侵犯他人肖像权,如使用与罕见病相关人物照片需注明出处。

 

四、大赛安排

报名与作品提交:5月9日-7月21日。

作品初审:7月25日前。

专家评审:7月28日-9月5日。

大众投票:7月28日-9月15日。

公示与颁奖典礼:10月20日-22日。2023年中国罕见病大会期间。

持续宣传:11月起。

 

五、获得荣誉

 

(1)一、二、三等奖、优秀奖

 

根据专家评审与大众投票得分情况,图文组和视频组分别设置一等奖1名10000元奖金、二等奖3名6000元奖金、三等奖5名3000元奖金、优秀奖10名1500元奖金。

 

获奖者免费参与2023年中国罕见病大会价值1500元的线下会议(其中每个获奖团体参会名额不超过3人),并授予主办单位官方认可的荣誉证书;获奖作品有机会以壁报等形式在会场展示。

 

所有获奖作品将在联盟官方全平台持续展示,并推送至患者群体和大众平台、媒体平台,陆续发表在国家级罕见病研究期刊,以期科普内容持续传播。

 

(2)其他奖项

 

大赛大众投票期间,将根据作品内容情况,每1-2周抽取获奖者,并随机送出主办单位牵头编制的罕见病学术书籍。

 

获奖者将优先参与后续其他中国罕见病联盟官方活动。 

 

六、作品要求

希望大家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意,创作出具有科学性、原创性、科普性、创意性、可传播性、文化适应性,视频画面清晰流畅,图文简洁明了的作品,展现罕见病诊疗和科普最新成果,帮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罕见病。

 

七、作品提交

提交内容包括:参赛作品、作品申报表(包括:Word版、手写签字扫描件)、个人/团队照片(Logo)至官方邮箱:support1@chard.org.cn。 

 

八、报名方式

1、报名与作品提交时间为5月9日至7月21日,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报名页面,抓紧时间报名!

微信图片_20230512103620.png


 


2、报名后,长按下方二维码,加入官方交流群,与全国罕见病各领域数百名科普达人,共同推进罕见病科普新篇章。群内还设置了每周奖项,赶紧提交作品,抽取罕见病学术书籍等奖品吧~

图片1-.png

- 扫码关注了解更多 -

 


九、联系人

张老师:13079115438

(请广大医务人员切勿轻信其他冒充人员,以免上当受骗)


来源:中国罕见病联盟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