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一盘爆炒猪肝吃出了急性肝衰竭!小心吃出来的肝炎!

2022-02-26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其他肝炎非原创

爆炒猪肝是很常见的一道菜,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道菜吃不对甚至可能导致急性肝衰竭。

 

据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2022年2月刊发了一个病例:52岁的浙江衢州人李大爷喜欢美食,经常约上两三好友,到周边的农家乐里“打牙祭”。天气变冷,他更是火锅、砂锅、炒菜轮流来,再配上几两高粱烧。众多美食中,老李最爱吃青红椒爆炒猪肝,每次外出聚餐都要来上一盘。

 


微信截图_20220222152726.png



2021年12月5日,老李在一次聚餐中,照例点了盘爆炒猪肝,没想到,当晚他就开始拉肚子。之后,开始觉得恶心、浑身没力气、肚子胀,吃不下东西。刚开始没当回事,以为吃坏了东西。但一周时间过去,老李的精神愈发萎靡,腰背部持续胀痛,尿液变成了浓茶色。

 

察觉到异样后,老李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当地医院就诊,一查肝功能吓了一跳,比正常值升高了几十倍。老李一家吓坏了,连忙赶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求诊。

 

肝功能检查显示老李肝功能异常,他的谷氨酸氨基转移酶高达2470 U/L,而正常人这个数值为0~40 U/L,是正常值的60倍。此外,总胆红素、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一系列指标都是正常值的数十倍。而且凝血功能很差,病情进展得非常快,很凶险!接诊的感染病科医生紧急将老李收治住院。

 

经过后续进一步检查发现,老李的戊肝抗体提示IgG、 IgM 均为阳性,因此医生判断老李的为感染戊肝病毒。老李的肝脏损伤较为严重,出现了急性肝衰竭,凝血酶原活动度低至 31%,通常情况低于 40% 就属于重症肝炎。经过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主任医师团队约半个月的精心治疗,他的病情才逐渐好转,最终平安出院。

 

盛吉芳主任介绍,并非猪肝不能吃,关键是要高温煮熟煮透。100℃加热3~5分钟以上,能有效杀死戊肝病毒,吃猪肝时,只要清洗干净,又有足够时间高温烹调,一样可以杀死病毒。老李的情况,可能是本身猪肝这个食材受到了戊肝病毒的污染,而爆炒的烹饪方式往往没有把猪肝煮熟煮透,也就没有把病毒杀灭,老李吃下去,相当于病从口入了。


戊肝患者很多因饮食“贪鲜嫩”感染


江西省疾控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2021年3月发文提醒,戊肝是由戊肝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病毒性肝炎,据WHO的统计,全球每年约2000万人感染戊肝病毒,造成约340万例临床病例和70000人死亡。我国是戊肝高流行区,报告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2012年以来,戊肝发病率持续超过甲肝,居急性病毒性肝炎之首。据悉,戊肝感染报告病死率为0.5%~4%。而且,戊肝病毒不仅会攻击肝脏,还会对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肾脏等造成危害。

 

戊肝是一种自限性感染(自身免疫系统经过一段时间可完全清除病毒),一般4~6周内会自愈,但重症患者会发展成急性重型肝炎(急性肝衰竭)而导致有死亡的风险。

 

江苏省传染病诊疗技术中心主任赵伟2015年7月在健康时报刊文中介绍,感染戊肝后,病情严重的可发展为重症肝炎,最终导致肝昏迷。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后,人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发热、恶心和呕吐等症状,感染后有4~6周的潜伏期。戊肝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黄疸,通俗地讲就是,尿液颜色发黄、眼睛发黄、皮肤发黄,这种黄特别的明显。

 

盛吉芳主任2022年2月在医院微信公众号上发文中还强调,每年的冬春季是发病的高峰期。戊肝是一种人畜共患病,除了戊肝患者、亚临床感染者为传染源外,猪、牛、羊、鹿、鼠、狗、猫等携带戊肝病毒也可成为戊肝的传染源,摄入被污染的水源或带有戊肝病毒的猪肉、猪肝、海产品等,可能会患上戊肝。在日常生活中,戊型肝炎最常见的感染途径就是饮食。而多数患者是因为在饮食中“贪鲜嫩”食用一些未完全煮熟的海鲜、猪肉等食物所致。

 

除了,“粪一口”肠道传播外,戊肝还以通过血液传播以及共用餐具、生活用具等接触传播。

 

预防戊肝病毒感染,记住这3点

 

1、 注意饮食卫生,各类食物高温煮熟再食用

 

避免戊肝病毒感染,最主要的就是保证饮食卫生,预防病从口入,避免不洁的饮食以及生水等,海鲜、肉类等各类食物一定要烹饪至熟透再食用,避免禁食生或半生的食物。

 

此外,尽量减少在外用餐,且少点外卖,尽量在家自己做,不仅可以保证卫生,还有助于控制油盐,保证饮食健康。

 

2、 分餐、避免和戊肝患者密切接触

 

由于戊肝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因此与戊肝患者共餐也存在一定的感染的可能性,因此要尽量避免和戊肝患者密切接触,注意分餐制,且碗筷等餐具要消毒。

 

3、 积极接种戊肝疫苗

 

此外,接种戊肝疫苗是预防戊肝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因此建议大家尽早接种,尽早获得保护,以避免不可逆的损伤和后果。


来源:健康时报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