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年龄渐长,肌肉渐少?当心脂肪肝来扰!

2020-06-08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肌少症NAFLD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王子璇 范建高

肌少症原用于定义与年龄增加相关的肌肉丢失,现在也用来描述慢性疾病中骨骼肌含量的减少。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肌少症与慢性肝病关系密切。肌少症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又称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关系及其机制的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肌少症是NAFLD发生和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纠正肌少症则可能有助于阻止NAFLD进展。为此,本文综述肌少症与NAFLD的相互关系旨在为NAFLD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又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以肝脏脂肪沉积为病理特征的慢性肝病,疾病谱从单纯性脂肪肝至脂肪性肝炎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全球NAFLD患病率逐年攀升,在未来的十年NAFLD将可能成为终末期肝病的首要病因。NAFLD不是孤立的肝脏疾病,它与肥胖症、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有着共同的病理生理机制(胰岛素抵抗)。因此,它是机体代谢紊乱的一部分,是代谢综合征累及肝脏的表现。

NAFLD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目前广为接受的理论是“多重打击”学说,肠道菌群、肝脏、脂肪组织、骨骼肌、下丘脑等多器官之间的交互作用共同导致NAFLD的发生和发展。骨骼肌是促进机体在胰岛素刺激状态下摄取葡萄糖最主要的组织,它在调节胰岛素敏感性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骨骼肌的正常生理状态发生改变时,可能会对肝脏糖脂代谢产生不良影响,并成为NAFLD发病机制中的附加打击,从而诱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进展性肝纤维化。

肌少症是NAFLD的危险因素

1988年Rosenberg教授在描述机体组成和功能改变时提出肌少症的概念,2010年欧洲老年肌少症工作组将其定义为“与增龄相关的进行性、全身肌量的减少和/或肌肉强度下降或肌肉生理功能减退”。大量研究发现,肌少症与营养不良性肝损害、酒精性肝病以及各种类型的肝硬化关系密切,它不仅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影响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和远期生存率的重要因素。2014年Hong等对452名韩国受试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肌少症与NAFLD的发病密切相关。该研究通过比较肝脏和脾脏的CT值诊断NAFLD,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骨骼肌含量,以骨骼肌总量与体质量的比值表示骨骼肌质量指数(SMI),将SMI低于不同性别的青年对照组均数的1个标准差作为肌少症的诊断截点。结果显示,在调整了胰岛素抵抗等混杂因素后,肌少症患者NAFLD发病风险仍显著增高。其后Lee等研究发现,肌少症独立于肥胖症、胰岛素抵抗、肝酶水平等混杂因素,与NAFLD及进展期肝纤维化密切相关,肌少症使NAFLD患者肝纤维化发生风险增加2倍。

肌少症既可发生在肥胖症患者(少肌性肥胖),也常见于非肥胖或体质量指数正常的“瘦人”群体。有研究使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测定四肢骨骼肌含量发现,非肥胖NAFLD患者骨骼肌含量和SMI比肥胖的NAFLD患者更低,提示骨骼肌量的丢失独立于肥胖参与NAFLD的发病。尽管肌少症和NAFLD之间确切的因果关系有待阐明,但是两者经常合并存在且互为影响。肌少症和NAFLD享有许多共同的病理生理特征,例如:胰岛素抵抗、维生素D缺乏、慢性低度炎症状态等。近年来研究认为,老龄化、血氨以及肌因子等也参与了肌少症和NAFLD的发病。

老龄化对骨骼肌和肝脏的不良影响

肌少症原指伴随年龄增加而出现的一种肌肉不自主性丢失,表现为骨骼肌细胞体积和数量减少、肌力下降、结缔组织和脂肪增多。肌少症是严重影响中老年人正常生活和自理能力的一个突出问题,可导致躯体功能减低、虚弱及不同程度残疾。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包括骨骼肌含量的下降、腹型肥胖和异位脂肪沉积的增加、胰岛素抵抗的增加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据推测,老龄化对少肌性肥胖的影响更大,并且会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肝脏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包括肝血流量、肝体积和肝功能的下降、胆汁酸合成的减少和胆固醇代谢的改变,以及线粒体数量的减少,随之而来的是氧化呼吸的增加。细胞衰老也牵涉其中。NAFLD的患病率、肝脏与肝外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以及总体和特定疾病死亡率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总之,许多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肌少症与NAFLD密切相关,虽然二者孰因孰果尚无定论。肌少症可能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骨骼肌可能是NAFLD潜在治疗靶点。肠源性血氨作为肝脏-骨骼肌轴的重要调控因素,它的合成代谢紊乱将会对肝脏和骨骼肌产生许多不良影响。其中肠道菌群分解尿素产生的NH3是血氨的主要来源,因此血氨也可视为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NAFLD时肠道菌群和血氨的改变,血氨在肠道-肝脏-骨骼肌轴中扮演的角色及其在骨骼肌功能行使和肝脏糖脂代谢中发挥的作用等有待进一步研究,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等促进肝脏将有毒的氨转化为无毒的尿素等降低血氨的药物在NAFLD和肌少症防治中的效果有待临床研究探讨。

来源:爱肝联盟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