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为了全面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癌症防治实施相关内容,全面助力我国肝癌防治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发起了“2020肝癌防治体系建设项目”。项目以省级医院为纽带,联通各地级市医院,在全国范围内推动肝癌诊疗规范,以实现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均质化,让更多患者获益。
2021年1月9日,“2020肝癌防治体系建设项目”上海城市交流会成功召开。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十人民医院等多家中心参加了本次会议,通过学术进展、临床病例的分享,专家们共同为肝癌规范化诊疗献计献策。
现将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万旭英教授的精彩案例分享总结如下。
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万旭英教授通过实际诊疗病例分享了一例原发性肝癌(右)伴门静脉、肝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诊治经过。患者61岁男性,因体检发现肝占位入院,既往乙型肝炎、2型糖尿病病史,影像学检查可见癌栓形成(图)。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349 μg/L、异常凝血酶原(PIVKA)7997 mAU/ml。根据《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版)》,该患者分期为Ⅲa期。经MDT会诊,因患者拒绝TACE联合放疗的治疗,遂予靶向联合免疫治疗。首次复查可见肝内病灶较前明显缩小,下腔静脉及门静脉癌栓较前减少,肿瘤标志物指标均明显下降。但在第三次复查时,肝右叶发现新病灶,考虑小肝癌。
图 61岁患者影像学检查可见癌栓
由于该患者规律应用靶向药物治疗过程中,未规律使用PD-1单抗。因此,本次发现新病灶后后续治疗,在继续维持原方案的基础上,还进行了PMCT治疗。
万旭英教授还介绍了一例同样有癌栓的中年女性患者,确定为Ⅲa期后,经介入治疗、靶向联合免疫治疗等手段达到部分缓解(PR)。
我们知道,中晚期肝癌异质性较大,尚缺乏指导系统用药的分子标志物,也没有统一的临床亚分期指导治疗选择。通过临床病例的诊治,万旭黄教授提出了一些思考:将不可切除中晚期肝癌转化为可手术切除,是否与其他瘤种一样可称为“降期”?将姑息性切除转变为根治性切除是否可称为“新辅助治疗”?对此类患者,手术切除的最佳时机为何?万旭英教授还提出,进行此类患者治疗时还需注意基础肝病及增加剩余肝脏体积等。
总体来讲,转化治疗已成为中晚期肝癌以及无法切除肝癌的重要治疗内容,但仍需更多高级别循证证据,以形成规范化实施标准。在此过程中,MDT讨论指导下的多种手段联合治疗,甚至多维度治疗方式的联合是肝癌转化治疗的探索方向。
(本文由万旭英教授审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