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贾继东教授团队牵头开展一项研究,对比了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脏相关死亡风险以及不同年龄和性别肝病相关死亡风险的差异。
研究者基于北京市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库和北京市死因登记系统,纳入2008年至2015年北京市乙型肝炎肝硬化住院患者,所有患者的生存信息均追踪至发生肝脏相关死亡事件或到2019年12月31日为止。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肝硬化患者肝脏相关死亡事件累积发生率,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年龄-性别交互作用对肝脏相关死亡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
本研究共纳入1673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其中代偿期13969例(83.46%),失代偿期2769例(16.54%)。代偿期肝硬化患者3、5、8年肝硬化并发症病死率为10.84%、12.70%、14.37%;失代偿期患者分别为16.70%、19.02%和20.73%。代偿期肝硬化患者3、5、8年肝癌病死率分别为5.24%、7.49%和10.25%;失代偿期患者分别为9.01%、11.16%和13.50%。肝硬化患者肝脏相关死亡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年龄< 60岁时女性肝硬化患者肝硬化并发症死亡风险低于男性,年龄60~69岁时男女性患者肝硬化并发症死亡风险接近,年龄≥70岁时女性患者肝硬化并发症死亡风险超过男性;而女性患者在多数年龄段肝癌死亡风险均低于男性。
研究结论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8年肝硬化并发症发生率、肝癌病死率仍较高。年龄、性别与肝硬化患者肝脏相关死亡风险相关,女性是肝硬化患者肝癌死亡的保护因素,而对肝硬化并发症死亡风险的保护作用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消失。
作者:李敏 苏健婷 武珊珊 韦在华 孔媛媛 贾继东
文章授权转载自中华肝脏病杂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