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一家四口全是大肠癌!难道肠癌会遗传、会传染吗?

2020-06-10作者:论坛报琪琪资讯

不久前,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就诊的一位42岁的女性被确诊结肠癌,她病史中最令人震惊的是,兄妹四人,哥哥已经确诊直肠癌三期,弟弟、妹妹均死于直肠癌,自己也被诊为双原发结肠癌并肝转移。


无独有偶,2019年9月,一位60多岁的阿姨,因为持续便血、腹泻,来检查,肠镜显示进展期直肠癌。


患者的兄长也是因为结肠癌于1年前去世,于是接诊医生建议她37岁的女儿也做了肠镜检查,结果也发现了早期肠癌。


全家患癌,难道大肠癌会遗传吗?还会传染吗?为什么一发现就是一家子?


今天咱们就详细说说这个问题,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同时会给大家一些合理可行的预防、检查建议。


大肠癌会遗传吗?


答案是:一部分会。


研究证明,大约20%结直肠癌患者有家族史,其中约15% 为家族聚集性结直肠癌,通常是由于共同的环境和饮食因素引起的;另外5%为遗传性结直肠癌。


01

大肠癌的家族聚集性


大多数的大肠癌本身不是遗传性疾病,但有一定的遗传性,我们叫做家族聚集性。


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


  • 一方面,就是基因的问题,爹娘有问题,则后代患癌的几率就很大;

  • 另一方面则是一家人有着相同的生活习惯,比如爱吃某些不健康食物等。


研究表明:


如果某一个家族中发现一个大肠癌患者,那么与他有直系血缘关系的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发生大肠癌的概率明显升高,大约是普通人群的2-3倍。


如果家族中有两名或以上的近亲(父母或兄弟姐妹)患大肠癌,则发生大肠癌的风险更高。


尤其是年轻的大肠癌患者,它与遗传因素的相关性更密切,他的直系亲属大肠癌的发生率更高,旁系亲属的风险也相对升高,亲缘关系越近,风险越高,见下图:

微信图片_20200610184147.jpg

血缘关系家庭树


大肠癌的遗传性并不是十分明显,如果父母发病,子女不一定100%发病。


因为大肠癌的发生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


即使两个人的遗传背景完全相同,但是如果他们接触的环境不同,那么他们发生大肠癌的概率也不一样。


所以,大肠癌患者的子女也并不是100%会得大肠癌,只是风险相对高了许多。


02

遗传性大肠癌


这一类大肠癌,是真正意义上的遗传性疾病,约占到所有大肠癌的2-5%。


主要包括:

  • 林奇综合征(Lynch综合征):

  •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

  • 黑斑息肉综合征(PJS):

  • 幼年性息肉综合征(JPS):

  • 锯齿状息肉综合征(SPS):


这些遗传性疾病,如果父母有一方患病,遗传给子女的几率在50%左右。


林奇(Lynch)综合征,是临床最常见的遗传性结直肠癌,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


此病具有发病年龄早,多原发大肠癌发生率高、家族成员大肠内外恶性肿瘤发生率高等特征。


有60%-80%的患者在60岁以前将发生大肠癌,它占大肠癌总发病率的5%-10%。


再比如FAP,占所有结直肠癌的1-2%,一般好发于青年,15岁~25岁青春期开始出现临床症状,30岁左右最明显,通常症状很轻,不易引起注意,在40岁前几乎100%会发生癌变,而且恶变后易转移,术后5年生存率极低。


本平台此前曾发过一个案例,14岁孩子就是这种病,它的爷爷、爸爸无一例外都是。


其他几类遗传性疾病,临床发病率较低,这里不再赘述。

大肠癌会传染吗?


答案是:不会!


实际上所有的癌症本身都不会传染,某些能够致癌的致病微生物可能会传染,比如幽门螺杆菌、乙肝病毒等,可能会在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传染。


有人就要问了“既然癌症不会传染,为什么家庭中有一人得了大肠癌,其它家人又发现有大肠癌了呢?”


这是因为同一家族的人群,他们的遗传背景相似。


如果有一个人发生肠癌,说明这个家族的遗传背景容易发生肠癌,所以其他亲属发生肠癌的概率也高一些。


另一方面,由于同一家族成员因为长期生活在一起,有着共同的饮食习惯,如果高蛋白、高脂肪、低纤维素、喜好烧烤食物等,因为拥有相同的危险因素,所以也容易得肠癌。


家族现象≠传染


所以,就是前面咱们所说的家族聚集性,并不是传染性。


怎么判断是不是遗传性大肠癌呢?


万一不幸被诊断为大肠癌,怎么判断是不是遗传性的呢?


1、当家族中有人确诊结肠癌、腺瘤性息肉,其直系亲属要进行肠镜检查;


2、当家族中有人的结直肠息肉数量大于10枚时,可前往医院行APC和(或)MUTYH的胚系基因测序,并对家族中无症状的存在遗传风险的亲属进行胚系基因测序。


3、家族中至少有2例组织学证实的大肠癌患者,其中的2例为父母或子女或通报兄弟姐妹的关系,并且符合一下任何1条:


  • 至少1例为多原发大肠癌患者(包括腺瘤);

  • 至少1例大肠癌发病早于50岁;

  • 家族中至少1例患者HNPCC相关肠外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胃癌、小肠癌等);


可前往医院进行MMR胚系突变检测,及早发现并密切随访。


如何预防呢?


实际上大肠癌的成因,不外乎两方面的因素:


  • 一个是内在的遗传因素,是拜爹娘所赐,这个往往不能改变;

  • 另一个则是外在的客观因素,比如饮食习惯、运动习惯、不良嗜好等,我们可以改变的。


01

对于有家族史的人,要提前进行筛查


比如家族中有人确诊结肠癌,那么直系亲属要从病人确诊的年龄减去10-15岁,开始肠镜等相关检查;


比如小李的父亲是40岁确诊肠癌的,那么小李需要至少在30岁前做肠镜检查(40-10=30),原则上,筛查的时间越早越好;


02

对于有遗传性家族史的


比如林奇综合症,家族性息肉病,要从少年时期进行基因筛查,和肠镜检查,必要时早期进行预防性切除;


近年来有临床试验显示,持续2年内每天服用阿司匹林,可以减少遗传性大肠癌的发生;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舒林酸、塞来昔布)可延缓FAP人群息肉病的发生。


03

肠癌高危因素


肠癌的高危因素可以概括为:吃得太好、动的太少!


因此改善饮食习惯、适当运动、戒除不良嗜好、减肥等非常重要。


  • 在日常生活中,要少吃高蛋白、高脂肪、腌渍、油炸、烧烤食品;

  • 多吃膳食纤维高的蔬菜水果、全谷物;

  • 适当运动、不久坐、戒烟限酒等。


04

积极治疗相关肠病


腺瘤性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结肠血吸虫病等疾病与大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05

预防大肠癌最好的手段是及早的肠镜检查


95%的大肠癌都是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一般风险人群在40岁前做一次肠镜,发现息肉就切掉,并定期复查,基本上就能免遭大肠癌的魔掌!


来源:曾哥每日科普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