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肛裂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好发于年轻人(青少年),排粪时和排粪后的肛门疼痛是肛裂最为重要的临床特征,常伴有局部瘙痒或便血,最常见的病因是粪便干结,可分为急性(症状持续不超过6~8周)或慢性肛裂。
基础治疗
急性或慢性肛裂者以基础治疗为主,如增加膳食纤维和水的摄入、增加运动等生活方式调整,温水坐浴及使用泻剂。
①温水坐浴
温水坐浴通过热刺激能提高伤口周围皮肤温度,使肛门括约肌放松,减轻肛门括约肌痉挛,刺激皮肤的神经末梢感受器,阻断疼痛的病理反射,来缓解疼痛,并改善肛门部血液循环,缓解充血和水肿,其可治愈肛裂,改善局部卫生状况,还能防止复发。建议温水坐浴(36~40℃)10~15 min,1天2次或每次排粪后。
②泻剂
容积性或渗透性泻剂(粪便软化药物)可用于治疗肛裂,其能改善粪便性状,通过软化粪便减少对裂口的刺激和损伤,减轻症状。
容积性泻剂通过滞留粪便中的水分,软化粪便,增加粪便含水量和粪便体积而起通便作用,可促进肛裂裂口的愈合,主要是纤维素的补充剂,如小麦纤维素颗粒。
渗透性泻剂通过软化粪便,来减轻排粪对裂口的刺激和损伤,有助于减轻症状,促进创面愈合,主要包括聚乙二醇和不被吸收的糖类如乳果糖。
注意事项:
聚乙二醇4000散大剂量用药可能会出现腹泻,少数有腹胀、腹痛、恶心等不良反应,禁用于小肠或结肠器质性疾病者、未诊断明确的腹痛症状者及果糖不耐受患儿。
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的起始几天可能会出现腹胀,通常继续治疗可消失,当使用剂量高于推荐剂量时,可出现腹痛、腹泻,长期大剂量服用可致腹泻,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禁用于半乳糖血症、肠梗阻、急腹症等者。
药物治疗
如硝酸甘油外用制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外用制剂。
①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GTN)为一氧化氮供体,硝酸甘油软膏的局部外用可缓解括约肌痉挛引起的疼痛,及缓解肛裂导致的疼痛,并促进愈合,同时减少手术率或推迟手术的时间。一般每天用药两次,连续使用6~8周。
0.05%~0.4%浓度的硝酸甘油软膏在缓解括约肌痉挛引起的疼痛和治疗慢性肛裂方面疗效明显。硝酸甘油浓度对肛裂愈合有一定影响,有报道0.4% 浓度的硝酸甘油比0.2% 浓度的硝酸甘油有着更高的愈合率。
注意事项: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头痛,呈剂量依赖性,20%~30%者会出现头痛,1/5者可能需停止治疗,头痛可通过口服止痛药物或在4~5d内逐渐增加硝酸甘油剂量来预防。存在头痛风险者需谨慎使用。
②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A)外用制剂可缓解肛裂导致的疼痛,促进愈合,CA软膏比硝酸甘油和利多卡因软膏更有效,复发率低,且不良反应更少,可作为肛裂的一线治疗药物,如地尔硫䓬、硝苯地平。局部应用2%软膏,每天2次。
注意事项:
有10% 者会出现头痛和肛门瘙痒等不良反应。
中医治疗
中药可用于治疗肛裂,有助于改善肛裂的局部症状,促进裂口的愈合,防止局部的感染。肛裂引起的疼痛或局部感染,可用中药熏洗坐浴,起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消肿等作用,也有促进创面愈合的功效;便秘引起的肛裂,可用滋阴降火、行气润肠的中药;裂口的出血,可用含三七为主要成分的中药止血。
作者:高文梅
来源:基层医界
查看更多